溃
繁体潰
拼音kuì
偏旁水
卷集【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對切,音繪。【前漢·文帝紀】大水潰出。【註】旁決曰潰。 又亂也。【詩·大雅】潰潰回遹。 又散也。【左傳·文三年】民逃其上曰潰。【公羊傳】國曰潰,邑曰叛。 又遂也。【詩·小雅】是用不潰于成。 又怒也。【詩·邶風】有洸有潰。【韓詩】潰潰,不善之貌。 又水相交過曰潰。【宋玉·高唐賦】潰淡淡而𠀤入。 又潰濩,水勢相激貌。【郭璞·江賦】潰濩泧漷。
又【集韻】胡隈切,音回。義同。 又戸代切,音𢞐。與瀣同。 又胡骨切,音搰。決也。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胡对切,音绘。【前汉·文帝纪】大水溃出。【注】旁决曰溃。 又乱也。【诗·大雅】溃溃回遹。 又散也。【左传·文三年】民逃其上曰溃。【公羊传】国曰溃,邑曰叛。 又遂也。【诗·小雅】是用不溃于成。 又怒也。【诗·邶风】有洸有溃。【韩诗】溃溃,不善之貌。 又水相交过曰溃。【宋玉·高唐赋】溃淡淡而𠀤入。 又溃濩,水势相激貌。【郭璞·江赋】溃濩泧漷。
又【集韵】胡隈切,音回。义同。 又戸代切,音𢞐。与瀣同。 又胡骨切,音搰。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