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
繁体沆
拼音háng,hàng,kàng
偏旁水
卷集【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胡朗切【集韻】戸朗切【韻會】合朗切,𠀤音骯。【說文】莽沆,大水也。一曰大澤貌。【博物志】停水東方曰都,一名沆。【張衡·西京賦】滄池漭沆。 又沆茫,水草廣大貌。【揚雄·羽獵賦】鴻濛沆茫。 又沆瀁,水深廣貌。【木華·海賦】浺融沆瀁。 又沆瀣,露氣也。詳瀣字註。
又【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正韻】下郞切,𠀤音航。水流貌。一曰渡也。
又【集韻】舉朗切,音㽘。義與莽沆同。
又【正韻】口浪切,音亢。【前漢·郊祀歌】西顥沆碭。【註】白氣也。沆或讀若抗。
【唐韵】胡朗切【集韵】戸朗切【韵会】合朗切,𠀤音骯。【说文】莽沆,大水也。一曰大泽貌。【博物志】停水东方曰都,一名沆。【张衡·西京赋】沧池漭沆。 又沆茫,水草广大貌。【扬雄·羽猎赋】鸿蒙沆茫。 又沆瀁,水深广貌。【木华·海赋】浺融沆瀁。 又沆瀣,露气也。详瀣字注。
又【广韵】胡郞切【集韵】寒刚切【正韵】下郞切,𠀤音航。水流貌。一曰渡也。
又【集韵】举朗切,音㽘。义与莽沆同。
又【正韵】口浪切,音亢。【前汉·郊祀歌】西颢沆砀。【注】白气也。沆或读若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