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
繁体汝
拼音rǔ
偏旁水
卷集【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人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與切,𠀤音茹。水名。【說文】水出弘農盧氏,還歸山東入淮。【水經】汝水出河南梁縣勉鄕西天息山。【酈道元注】今汝水出魯陽縣之大盂山黃柏谷,至原鹿縣,南入於淮,謂之汝口。側有汝口戍,淮汝之交會也。【春秋釋例】汝水至汝隂褒信縣入淮。【詩·周南】遵彼汝墳。 又州名。【廣韻】春秋時爲王畿及鄭楚之地。左傳,楚襲梁,及霍,漢爲梁縣,後魏屬汝北郡,隋移于陸渾縣北,遂攺爲汝州。【廣輿記】今屬河南州,西有臨汝城古蹟。 又汝寧,郡名。【廣輿記】秦屬潁川,漢曰汝南,元曰汝寧郡,有汝陽縣。 又姓。【書·亡篇】有汝鳩,汝方,湯之賢臣。【左傳】有汝寬。
又【韻會】通作女。【前漢·地理志】女陽,女隂,𠀤與汝同。 又爾女亦作爾汝。【書·益稷】子欲左右,有民汝翼。子欲宣力,四方汝爲。
考證:〔【水經】【酈道元注】今汝水出魯陽縣之大孟山黃柏谷。〕 謹照原文孟改盂。黄改蒙。
【唐韵】人渚切【集韵】【韵会】【正韵】忍与切,𠀤音茹。水名。【说文】水出弘农卢氏,还归山东入淮。【水经】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郦道元注】今汝水出鲁阳县之大盂山黄柏谷,至原鹿县,南入于淮,谓之汝口。侧有汝口戍,淮汝之交会也。【春秋释例】汝水至汝阴褒信县入淮。【诗·周南】遵彼汝坟。 又州名。【广韵】春秋时为王畿及郑楚之地。左传,楚袭梁,及霍,汉为梁县,后魏属汝北郡,隋移于陆浑县北,遂攺为汝州。【广舆记】今属河南州,西有临汝城古迹。 又汝宁,郡名。【广舆记】秦属颍川,汉曰汝南,元曰汝宁郡,有汝阳县。 又姓。【书·亡篇】有汝鸠,汝方,汤之贤臣。【左传】有汝宽。
又【韵会】通作女。【前汉·地理志】女阳,女阴,𠀤与汝同。 又尔女亦作尔汝。【书·益稷】子欲左右,有民汝翼。子欲宣力,四方汝为。
考证:〔【水经】【郦道元注】今汝水出鲁阳县之大孟山黄柏谷。〕 谨照原文孟改盂。黄改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