阨
繁体阨
拼音ài,è
偏旁阜
卷集【戌集中】【阜字部】
【集韻】【正韻】烏懈切【韻會】幺解切,𠀤音䅬。【集韻】本作𨽩。或作隘,阸陋也。【正韻】狹也。【左思·吳都賦】邦有湫阨而踡跼。
又【左傳·昭元年】彼徒我車,所遇又阨。【註】地險不便車。
又【定四年】還塞大隧、直轅、冥阨。【註】三者漢東之隘道。【史記·秦始皇紀】閉關據阨。
又【集韻】【正韻】𠀤乙革切,音厄。【集韻】限也。本作阸,塞也。
又【周禮·地官·鄕師】以歲時巡國及野,而賙萬民之囏阨。【孟子】阨窮而不憫。◎按說文、玉篇、廣韻皆有阸無阨,故正字通云,阨,俗阸字。然左傳、孟子皆作阨,亦未可以爲俗字也。
考證:〔【定四年】還塞大隧,直轅,冥阨。【註】二者,漢東之隘道。〕 謹照原文二者改三者。
【集韵】【正韵】乌懈切【韵会】幺解切,𠀤音䅬。【集韵】本作𨽩。或作隘,阸陋也。【正韵】狭也。【左思·吴都赋】邦有湫阨而蜷局。
又【左传·昭元年】彼徒我车,所遇又阨。【注】地险不便车。
又【定四年】还塞大隧、直辕、冥阨。【注】三者汉东之隘道。【史记·秦始皇纪】闭关据阨。
又【集韵】【正韵】𠀤乙革切,音厄。【集韵】限也。本作阸,塞也。
又【周礼·地官·乡师】以岁时巡国及野,而赒万民之囏阨。【孟子】阨穷而不悯。◎按说文、玉篇、广韵皆有阸无阨,故正字通云,阨,俗阸字。然左传、孟子皆作阨,亦未可以为俗字也。
考证:〔【定四年】还塞大隧,直辕,冥阨。【注】二者,汉东之隘道。〕 谨照原文二者改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