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
繁体嗣
拼音sì
偏旁口
卷集【丑集上】【口字部】
〔古文〕台孠【唐韻】【集韻】【韻會】𠀤祥吏切,音飼。【說文】諸侯嗣國也。从冊从口司聲。【註】徐鍇曰:冊必於廟史,讀其𠕁,故从口。【玉篇】嗣,續也,繼也。【書·舜典】舜讓于德,弗嗣。【大禹謨】罰弗及嗣。
又【詩·鄭風】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傳】嗣,習也。【疏】學習音樂。 又姓。【廣韻】風俗通云,衞嗣君後。 又叶音祚。【前漢·敘傳】孝武六子,昭齊無嗣,燕刺謀逆,廣陵祝詛。【註】師古曰,嗣合韻音祚。
〔古文〕台孠【唐韵】【集韵】【韵会】𠀤祥吏切,音饲。【说文】诸侯嗣国也。从册从口司声。【注】徐锴曰:册必于庙史,读其𠕁,故从口。【玉篇】嗣,续也,继也。【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大禹谟】罚弗及嗣。
又【诗·郑风】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传】嗣,习也。【疏】学习音乐。 又姓。【广韵】风俗通云,卫嗣君后。 又叶音祚。【前汉·叙传】孝武六子,昭齐无嗣,燕刺谋逆,广陵祝诅。【注】师古曰,嗣合韵音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