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
繁体潭
拼音dàn,tán,xún,yǐn
偏旁水
卷集【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𠀤音覃。水名。【說文】水出武陵鐔成玉山。 又深也。【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 又州名。【廣輿記】長沙府,隋唐曰潭州。
又【集韻】【正韻】𠀤徐心切,音尋。旁深也。與潯同。【揚雄·解嘲】或橫江潭而漁。
又【集韻】【正韻】𠀤夷針切,音淫。浸潭,與浸淫同。【司馬相如·上林賦】浸潭促節。【漢書】作浸淫。
又【廣韻】【集韻】𠀤以荏切,音𣔸。潭濼,水動搖貌。或作藫𤄶。
又【集韻】忍甚切,音荏。義同。
考證:〔【說文】水出武陵潭成玉山。〕 謹照原文潭改鐔。
【唐韵】【正韵】徒含切【集韵】【韵会】徒南切,𠀤音覃。水名。【说文】水出武陵镡成玉山。 又深也。【前汉·扬雄传】潭思浑天。 又州名。【广舆记】长沙府,隋唐曰潭州。
又【集韵】【正韵】𠀤徐心切,音寻。旁深也。与浔同。【扬雄·解嘲】或横江潭而渔。
又【集韵】【正韵】𠀤夷针切,音淫。浸潭,与浸淫同。【司马相如·上林赋】浸潭促节。【汉书】作浸淫。
又【广韵】【集韵】𠀤以荏切,音𣔸。潭泺,水动摇貌。或作藫𤄶。
又【集韵】忍甚切,音荏。义同。
考证:〔【说文】水出武陵潭成玉山。〕 谨照原文潭改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