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
繁体腊
拼音là,xī
偏旁肉
卷集【未集下】【肉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思積切,音昔。【說文】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周禮•天官】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註】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薄析曰脯,捶之而施薑桂曰鍛脩。腊,小物全乾者。【易•噬嗑】六三噬腊肉。【疏】腊,是堅剛之肉也。 又久也。【禮•郊特牲•猶明淸與醆酒於舊澤之酒也註】爲其味厚腊毒也。【釋文】腊,音昔。隱義云:腊,久也。久酒有毒。【前漢•五行志】味厚者腊毒。【註】腊,久也。味厚者爲毒久也。 又極也。【鄭語】毒之酋腊者,其殺也滋速。【註】腊,極也。 又亟也。【周語】厚味實腊毒。【註】腊,亟也。 又措也。【釋名】齊人云搏腊,搏腊猶把作,麤貌也。荆州人曰麤麻,韋草,皆同名也。麤,措也,言所以安措之也。 又官名。【周禮•天官•獸人】凡獸入于腊人。又體皴也。【山海經】錢來之山,有獸焉,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註】治體皴。腊音昔。
(臘)【廣韻】盧盍切【集韻】【韻會】力合切【正韻】落合切,𠀤音蠟。【說文】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也。【禮•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註】此周禮所謂蜡祭也。【前漢•武帝紀】祠門戸比臘。【註】臘者,冬至後臘祭百神也。
又【陳勝傳】臘月,勝之汝隂。【註】張晏曰:秦之臘月,夏之九月。臣瓚曰:建丑之月也。
又【正字通】風俗通:蔡邕獨斷,皆言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蜡,漢曰臘。一說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漢始也。又鄭𤣥月令註:臘卽周禮所謂蜡。不知臘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別,鄭合爲一,非。又晉博士張亮議曰:臘者,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謂臘之明日爲初歲,秦漢以來有賀,此皆古之遺俗也。又道書言,道家有五臘,正月一日爲天臘,五月五日爲地臘,七月七日爲道德臘,又以十月十二日爲民歲臘,十二月正臘日爲王侯臘。
又【博雅】臘,索也。 又刃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爲劒,臘廣二寸有半寸。【註】臘,謂兩刃。【疏】兩刃者,兩面各有刃也。
又【正字通】眞臘,南蠻國名。
又【集韻】力涉切,音巤。義同。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思积切,音昔。【说文】干肉也。从残肉,日以晞之。【周礼•天官】腊人掌干肉,凡田兽之脯腊。【注】大物解肆干之,谓之干肉。薄析曰脯,捶之而施姜桂曰锻修。腊,小物全干者。【易•噬嗑】六三噬腊肉。【疏】腊,是坚刚之肉也。 又久也。【礼•郊特牲•犹明淸与醆酒于旧泽之酒也注】为其味厚腊毒也。【释文】腊,音昔。隐义云:腊,久也。久酒有毒。【前汉•五行志】味厚者腊毒。【注】腊,久也。味厚者为毒久也。 又极也。【郑语】毒之酋腊者,其杀也滋速。【注】腊,极也。 又亟也。【周语】厚味实腊毒。【注】腊,亟也。 又措也。【释名】齐人云搏腊,搏腊犹把作,麤貌也。荆州人曰麤麻,韦草,皆同名也。麤,措也,言所以安措之也。 又官名。【周礼•天官•兽人】凡兽入于腊人。又体皴也。【山海经】钱来之山,有兽焉,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注】治体皴。腊音昔。
(腊)【广韵】卢盍切【集韵】【韵会】力合切【正韵】落合切,𠀤音蜡。【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也。【礼•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注】此周礼所谓蜡祭也。【前汉•武帝纪】祠门戸比腊。【注】腊者,冬至后腊祭百神也。
又【陈胜传】腊月,胜之汝阴。【注】张晏曰:秦之腊月,夏之九月。臣瓒曰:建丑之月也。
又【正字通】风俗通:蔡邕独断,皆言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蜡,汉曰腊。一说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汉始也。又郑𤣥月令注:腊卽周礼所谓蜡。不知腊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别,郑合为一,非。又晋博士张亮议曰:腊者,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谓腊之明日为初岁,秦汉以来有贺,此皆古之遗俗也。又道书言,道家有五腊,正月一日为天腊,五月五日为地腊,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以十月十二日为民岁腊,十二月正腊日为王侯腊。
又【博雅】腊,索也。 又刃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寸。【注】腊,谓两刃。【疏】两刃者,两面各有刃也。
又【正字通】眞腊,南蛮国名。
又【集韵】力涉切,音巤。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