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
繁体褶
拼音dié,xí,zhé,zhě
偏旁衣
卷集【申集下】【衣字部】
【唐韻】徒協切【韻會】達協切,𠀤音牒。【類篇】襲也。【儀禮·士喪禮】襚者以褶。
又【禮·玉藻】帛爲褶。【註】衣有表裏而無著也。【喪大記】君褶衣褶衾。【註】褶,袷也。【急就篇註】褶,謂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廣袖。一曰左衽之袍也。
又【集韻】席入切,音習。【類篇】袴褶,騎服。【晉書·輿服志】弓弩隊各五十人,黑袴褶。 又寔入切,音十。義同。
又【韻經】古襲字。註見十六畫。
【唐韵】徒协切【韵会】达协切,𠀤音牒。【类篇】袭也。【仪礼·士丧礼】襚者以褶。
又【礼·玉藻】帛为褶。【注】衣有表里而无着也。【丧大记】君褶衣褶衾。【注】褶,袷也。【急就篇注】褶,谓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也。
又【集韵】席入切,音习。【类篇】袴褶,骑服。【晋书·舆服志】弓弩队各五十人,黑袴褶。 又寔入切,音十。义同。
又【韵经】古袭字。注见十六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