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
繁体敝
拼音bì
偏旁攴
卷集【卯集下】【攴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𠀤毘祭切,音幣。【說文】帗也。一曰敗衣也。【玉篇】與㡀同。【詩·鄭風】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爲兮。
又【玉篇】壞也。【易·井卦】甕敝漏。
又【禮·郊特牲】冠而敝之,可也。【釋文】棄也。
又【左傳·僖十年】敝於韓。【註】敝,敗也。
又【左傳·襄九年】以敝楚人。【註】敝,罷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筋欲敝之敝。【疏】筋之椎打嚼齧,欲得勞敝。 又姓。【廣韻】齊有敝無存。 又與蔽通。【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長其畏而薄其敝。【註】敝,讀爲蔽塞之蔽,謂弓人所握持者。【疏】畏,謂柎之上下。敝,謂人所握持手蔽之處。
又【集韻】部弭切,音埤。敝跬,用力貌。
又【集韻】蒲結切,音蹩。【詩·國風】敝苟在梁。徐邈讀。
又【正韻】必弊切,音瞥。【前漢·東方朔傳】主自執宰敝膝。【註】師古曰:敝膝,賤者之服。敝與蔽同。
又【韻補】叶筆別切。【老子·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敝。【玉篇】或作𡚁。俗作弊。
【广韵】【集韵】【韵会】𠀤毘祭切,音币。【说文】帗也。一曰败衣也。【玉篇】与㡀同。【诗·郑风】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又【玉篇】坏也。【易·井卦】瓮敝漏。
又【礼·郊特牲】冠而敝之,可也。【释文】弃也。
又【左传·僖十年】敝于韩。【注】敝,败也。
又【左传·襄九年】以敝楚人。【注】敝,罢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筋欲敝之敝。【疏】筋之椎打嚼啮,欲得劳敝。 又姓。【广韵】齐有敝无存。 又与蔽通。【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长其畏而薄其敝。【注】敝,读为蔽塞之蔽,谓弓人所握持者。【疏】畏,谓柎之上下。敝,谓人所握持手蔽之处。
又【集韵】部弭切,音埤。敝跬,用力貌。
又【集韵】蒲结切,音蹩。【诗·国风】敝苟在梁。徐邈读。
又【正韵】必弊切,音瞥。【前汉·东方朔传】主自执宰敝膝。【注】师古曰:敝膝,贱者之服。敝与蔽同。
又【韵补】叶笔别切。【老子·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敝。【玉篇】或作𡚁。俗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