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
繁体茲
拼音cí,zī
偏旁艸
卷集【申集上】【艸字部】
〔古文〕𦱳茊【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𠀤音孜。【說文】草木多益也。
又【爾雅·釋詁】此也。【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又蓐席也。【爾雅·釋器】蓐謂之茲。【公羊傳·桓十六年】屬負茲舍不卽罪爾。【註】諸侯有疾稱負茲。
又【史記·周本紀】康叔封布茲。【徐廣曰】茲,藉草之名。
又【通志·氏族略】宋茲成,墊江人。 又通滋。【前漢·五行志】賦歛茲重。【揚子·太𤣥經】天不之茲。
又【荀子·正論篇】琅玕龍茲。【註】與髭同。
又【篇海】音慈。龜茲,國名。
〔古文〕𦱳茊【唐韵】子之切【集韵】津之切,𠀤音孜。【说文】草木多益也。
又【尔雅·释诂】此也。【书·大禹谟】念兹在兹。 又蓐席也。【尔雅·释器】蓐谓之兹。【公羊传·桓十六年】属负兹舍不卽罪尔。【注】诸侯有疾称负兹。
又【史记·周本纪】康叔封布兹。【徐广曰】兹,藉草之名。
又【通志·氏族略】宋兹成,垫江人。 又通滋。【前汉·五行志】赋敛兹重。【扬子·太𤣥经】天不之兹。
又【荀子·正论篇】琅玕龙兹。【注】与髭同。
又【篇海】音慈。龟兹,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