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
繁体隴
拼音lǒng
偏旁阜
卷集【戌集中】【阜字部】
【唐韻】力踵切【集韻】【韻會】魯勇切【正韻】力董切,𠀤音壠。【說文】天水大阪也。【前漢·地理志】天水郡隴縣。【註】今呼隴城縣者也。
又【史記·六國表】文公踰隴。【秦本紀】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前漢·地理志】隴西郡。【註】應劭曰:有隴坻,在其西也。師古曰:隴坻,謂隴阪,卽今之隴山也。此郡在隴之西,故曰隴西。【地理直音】漢隴西,今鞏昌府。漢天水,今鞏昌府秦州。
又【廣韻】州名。漢汧縣,後魏置東秦州,攺爲隴州,因山名之。【地理直音】隋汧陽郡,今鳳翔府隴州。○按今陝西鞏昌府淸水縣,平涼府華亭縣,鳳翔府隴州,皆有隴山,洮州衞有東隴山。
又【春秋·文二年】盟于垂隴。【註】鄭地,滎陽東有隴城。 又姓。
又【正韻】丘壟之壟,亦作隴。【列子·天瑞篇】逆之隴端。【前漢·劉向傳】皆無丘隴之處。 又壟畝亦作隴。【史記·項羽紀】起隴畝之閒。
又【荀子·議兵篇】案角鹿埵,隴種東籠而退耳。【註】隴種,遺失貌,如隴之種物然。或曰卽龍鍾。新序作隴鍾。
考證:〔【荀子·議兵篇】【註】隴種,遺失貌,如隴之種物然。或曰,卽鍾也。〕 謹照原文鍾也改龍鍾。
【唐韵】力踵切【集韵】【韵会】鲁勇切【正韵】力董切,𠀤音垄。【说文】天水大阪也。【前汉·地理志】天水郡陇县。【注】今呼陇城县者也。
又【史记·六国表】文公踰陇。【秦本纪】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前汉·地理志】陇西郡。【注】应劭曰:有陇坻,在其西也。师古曰:陇坻,谓陇阪,卽今之陇山也。此郡在陇之西,故曰陇西。【地理直音】汉陇西,今巩昌府。汉天水,今巩昌府秦州。
又【广韵】州名。汉汧县,后魏置东秦州,攺为陇州,因山名之。【地理直音】隋汧阳郡,今凤翔府陇州。○按今陕西巩昌府淸水县,平凉府华亭县,凤翔府陇州,皆有陇山,洮州卫有东陇山。
又【春秋·文二年】盟于垂陇。【注】郑地,荥阳东有陇城。 又姓。
又【正韵】丘垄之垄,亦作陇。【列子·天瑞篇】逆之陇端。【前汉·刘向传】皆无丘陇之处。 又垄亩亦作陇。【史记·项羽纪】起陇亩之闲。
又【荀子·议兵篇】案角鹿埵,陇种东笼而退耳。【注】陇种,遗失貌,如陇之种物然。或曰卽龙钟。新序作陇钟。
考证:〔【荀子·议兵篇】【注】陇种,遗失貌,如陇之种物然。或曰,卽钟也。〕 谨照原文钟也改龙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