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
繁体札
拼音zhá
偏旁木
卷集【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八切,音紮。【說文】牒也。【徐曰】牒亦木牘也。【爾雅·釋器疏】古未有紙,載文於𥳑,謂之𥳑札。【中庸·方策註】𥳑、札、牒、畢,同物而異名。札,木𥳑之薄小者也。【釋名】札,櫛也。編之如櫛齒相比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請爲天子遊獵之賦,上令尚書給筆札。 又甲葉也。【左傳·成十六年】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 又夭死爲札。【左傳·昭四年】民不夭札。
又【釋名】撥水之櫂曰札,形似札也。
又【集韻】一黠切,音軋。報也。 又叶側瑟切,音櫛。【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正譌】俗作扎,非。
考證:〔【左傳·成十六年】養由基蹲甲而射之,穿七札焉。〕 謹照原文穿改徹。〔【左傳·昭二年】民不夭札。〕 謹照原文二年改四年。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侧八切,音扎。【说文】牒也。【徐曰】牒亦木牍也。【尔雅·释器疏】古未有纸,载文于𥳑,谓之𥳑札。【中庸·方策注】𥳑、札、牒、毕,同物而异名。札,木𥳑之薄小者也。【释名】札,栉也。编之如栉齿相比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上令尚书给笔札。 又甲叶也。【左传·成十六年】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又夭死为札。【左传·昭四年】民不夭札。
又【释名】拨水之棹曰札,形似札也。
又【集韵】一黠切,音轧。报也。 又叶侧瑟切,音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正讹】俗作扎,非。
考证:〔【左传·成十六年】养由基蹲甲而射之,穿七札焉。〕 谨照原文穿改彻。〔【左传·昭二年】民不夭札。〕 谨照原文二年改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