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
繁体厭
拼音yā,yān,yàn
偏旁厂
卷集【子集下】【厂字部】
【唐韻】於葉切【集韻】【韻會】益涉切,𠀤饜入聲。【說文】笮也。从厂,𤞣聲。【徐曰】笮,鎭也。壓也。一曰伏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將以厭衆。【前漢·杜鄴傳】折衝厭難。【註】厭者,壓也。鎭壓𡨥難,使之銷靡也。
又【正韻】順從貌。【荀子·儒效篇】天下厭然猶一也。
又【增韻】禳也,當也。【史記·高祖紀】於是因東游以厭之。又合也。【周禮·春官巾車】王后厭翟。【註】次其羽,使相迫也。又損也。【左傳·文二年】及晉處父盟以厭之。【註】厭猶損也。
又【儀禮·鄕飮酒禮】賔厭介入門左。【註】推手曰揖,引手曰厭。【疏】引手曰厭者,以手向身引之。
又【廣韻】惡夢也。
又【集韻】厭次,地名。
又【集韻】或作壓。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豔切,饜去聲。【集韻】足也。【詩·周頌】有厭其傑。【註】厭,受氣足也。【前漢·王莽傳】克厭上帝之心。【註】厭,滿也。
又【韻會】厭,斁也。【詩·葛覃】服之無斁。註:厭也。又通作饜。【禮·曾子問】孔子曰:有隂厭,有陽厭。【註】厭是饜飫之義。
又【唐韻】【集韻】於琰切。【正韻】於檢切,𠀤音掩。【荀子·解蔽篇】厭目而視者,視一以爲兩。
又【正韻】惡也。【論語】天厭之。
又【廣韻】厭,魅也。別作魘。【韓愈·游湘西寺詩】怵惕夢成魘。
又【正韻】與黶同。與掩藏之掩同音。【禮·大學】見君子而后厭然。【註】厭讀爲黶。厭,閉藏貌。
又【集韻】於鹽切,音㤿。同懕。【說文】安也。【詩·小雅】厭厭夜飮。【秦風】厭厭良人。【註】安靜也。
又【正韻】同𤞣。【左傳·昭二十八年】屬厭而已。【杜預註】言小人之腹飽,猶知厭足。
又【集韻】【正韻】𠀤乙甲切,音押。【前漢·劉向傳】抑厭遂退。【註】師古曰:厭,音乙甲反,謂不伸也。
又【荀子·儒效篇】厭旦於牧之野。【註】厭,猶臨也。謂𨻰於將旦之先也。
又【正韻】通作壓。
又【集韻】乙及切,音邑。厭邑,濕意。
又【集韻】鄔感切,音暗。沈溺意。【莊子·逍遙遊】其厭也如緘。
【唐韵】于叶切【集韵】【韵会】益涉切,𠀤餍入声。【说文】笮也。从厂,𤞣声。【徐曰】笮,鎭也。压也。一曰伏也。【左传·昭二十六年】将以厌众。【前汉·杜邺传】折冲厌难。【注】厌者,压也。鎭压𡨥难,使之销靡也。
又【正韵】顺从貌。【荀子·儒效篇】天下厌然犹一也。
又【增韵】禳也,当也。【史记·高祖纪】于是因东游以厌之。又合也。【周礼·春官巾车】王后厌翟。【注】次其羽,使相迫也。又损也。【左传·文二年】及晋处父盟以厌之。【注】厌犹损也。
又【仪礼·乡飮酒礼】宾厌介入门左。【注】推手曰揖,引手曰厌。【疏】引手曰厌者,以手向身引之。
又【广韵】恶梦也。
又【集韵】厌次,地名。
又【集韵】或作压。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于艳切,餍去声。【集韵】足也。【诗·周颂】有厌其杰。【注】厌,受气足也。【前汉·王莽传】克厌上帝之心。【注】厌,满也。
又【韵会】厌,斁也。【诗·葛覃】服之无斁。注:厌也。又通作餍。【礼·曾子问】孔子曰:有阴厌,有阳厌。【注】厌是餍饫之义。
又【唐韵】【集韵】于琰切。【正韵】于检切,𠀤音掩。【荀子·解蔽篇】厌目而视者,视一以为两。
又【正韵】恶也。【论语】天厌之。
又【广韵】厌,魅也。别作魇。【韩愈·游湘西寺诗】怵惕梦成魇。
又【正韵】与黡同。与掩藏之掩同音。【礼·大学】见君子而后厌然。【注】厌读为黡。厌,闭藏貌。
又【集韵】于盐切,音㤿。同恹。【说文】安也。【诗·小雅】厌厌夜飮。【秦风】厌厌良人。【注】安静也。
又【正韵】同𤞣。【左传·昭二十八年】属厌而已。【杜预注】言小人之腹饱,犹知厌足。
又【集韵】【正韵】𠀤乙甲切,音押。【前汉·刘向传】抑厌遂退。【注】师古曰:厌,音乙甲反,谓不伸也。
又【荀子·儒效篇】厌旦于牧之野。【注】厌,犹临也。谓𨻰于将旦之先也。
又【正韵】通作压。
又【集韵】乙及切,音邑。厌邑,湿意。
又【集韵】邬感切,音暗。沈溺意。【庄子·逍遥游】其厌也如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