瘻
繁体瘻
拼音lòu,lǘ
偏旁疒
卷集【午集中】【疒字部】
【唐韻】力豆切【集韻】【韻會】郎豆切,𠀤音屚。【說文】腫也。一曰久創。【玉篇】瘡也。【山海經】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爲瘻。【註】瘻,癰屬也。中多有蟲。【柳宗元·捕蛇者說】可以已大風攣踠瘻癘。
又【集韻】力救切,音溜。又龍遇切,音屢。義𠀤同。
又【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𠀤音慺。痀瘻,曲脊。 【字彙】亦作瘺。
考證:〔【山海經】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已瘻。〕 謹照原文已瘻改爲瘻。〔【柳宗元·捕蛇者說】可以已大風拘攣瘻癘。〕 謹照原文拘攣改攣踠。
【唐韵】力豆切【集韵】【韵会】郎豆切,𠀤音屚。【说文】肿也。一曰久创。【玉篇】疮也。【山海经】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阴,多鰧鱼,食者不痈,可以为瘘。【注】瘘,痈属也。中多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
又【集韵】力救切,音溜。又龙遇切,音屡。义𠀤同。
又【广韵】力朱切【集韵】龙珠切,𠀤音慺。痀瘘,曲脊。 【字汇】亦作瘘。
考证:〔【山海经】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阴,多鰧鱼,食者不痈,可以已瘘。〕 谨照原文已瘘改为瘘。〔【柳宗元·捕蛇者说】可以已大风拘挛瘘疠。〕 谨照原文拘挛改挛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