惔
繁体惔
拼音dàn,tán
偏旁心
卷集【卯集上】【心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監切,𠀤音談。燔也。从心炎聲。【詩·小雅】憂心如惔。【鄭箋】惔,燔也。憂心如火灼爛之矣。 又燎也。【詩·大雅】如惔如焚。【毛傳】惔,燎之也。
又【集韻】他甘切【韻會】他酣切,𠀤音䑙。
又【集韻】于廉切【韻會】余廉切【正韻】移廉切,𠀤音炎。義𠀤同。 又通作炎。詩如惔。【韓詩】作炎。【後漢】引《詩》亦作炎。【註】炎言熱氣盛也。◎按惔止有燔燎之義,俗混澹淡憺三字者,非詩言憂心如惔,不過謂憂心之至,如火之炎耳,非謂惔字爲憂也。若以惔字爲憂,何以曰如惔乎。字書辭不達意,當以註疏爲正也。
【唐韵】【集韵】【韵会】徒甘切【正韵】徒监切,𠀤音谈。燔也。从心炎声。【诗·小雅】忧心如惔。【郑笺】惔,燔也。忧心如火灼烂之矣。 又燎也。【诗·大雅】如惔如焚。【毛传】惔,燎之也。
又【集韵】他甘切【韵会】他酣切,𠀤音䑙。
又【集韵】于廉切【韵会】余廉切【正韵】移廉切,𠀤音炎。义𠀤同。 又通作炎。诗如惔。【韩诗】作炎。【后汉】引《诗》亦作炎。【注】炎言热气盛也。◎按惔止有燔燎之义,俗混澹淡憺三字者,非诗言忧心如惔,不过谓忧心之至,如火之炎耳,非谓惔字为忧也。若以惔字为忧,何以曰如惔乎。字书辞不达意,当以注疏为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