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
繁体潜
拼音qián
偏旁水
卷集【巳集上】【水字部】
【字彙】俗潛字。
(潛)【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鹽切,𠀤音𤄵。【說文】涉水也。【揚子·方言】潛涵,沉也。又游也。【註】潛行水中,亦曰游。 又藏也。【易·乾卦】陽氣潛藏。
又【爾雅·釋言】潛,深也。【詩·小雅】潛雖伏矣。 又漢水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沱,漢爲潛。【書·禹貢】沱潛旣道。 又丘名。【爾雅·釋丘】晉有潛丘。 又地名。【春秋·隱二年】公會戎于潛。 又邑名。【史記·楚世家】吳取楚之六潛。 又潛江,縣名。【廣輿記】屬安陸府。 又牛名。【酉陽雜俎】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 又姓。宋安撫使潛說友。
又【小爾雅】魚之所息謂之潛。【詩·周頌】潛有多魚。【傳】潛,糝也。
又【廣韻】【集韻】𠀤慈艷切,音𥌳。義同。一曰伏流。
【字汇】俗潜字。
(潜)【唐韵】昨盐切【集韵】【韵会】【正韵】慈盐切,𠀤音𤄵。【说文】涉水也。【扬子·方言】潜涵,沉也。又游也。【注】潜行水中,亦曰游。 又藏也。【易·干卦】阳气潜藏。
又【尔雅·释言】潜,深也。【诗·小雅】潜虽伏矣。 又汉水之别名。【尔雅·释水】水自江出为沱,汉为潜。【书·禹贡】沱潜旣道。 又丘名。【尔雅·释丘】晋有潜丘。 又地名。【春秋·隐二年】公会戎于潜。 又邑名。【史记·楚世家】吴取楚之六潜。 又潜江,县名。【广舆记】属安陆府。 又牛名。【酉阳杂俎】句漏县大江中有潜牛。 又姓。宋安抚使潜说友。
又【小尔雅】鱼之所息谓之潜。【诗·周颂】潜有多鱼。【传】潜,糁也。
又【广韵】【集韵】𠀤慈艳切,音𥌳。义同。一曰伏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