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
繁体杞
拼音qǐ
偏旁木
卷集【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韻會】【正韻】墟里切【集韻】口已切,𠀤音起。【說文】枸杞也。【爾雅·釋木】杞,枸檵。【廣韻】枸杞,春名天精子,夏名枸杞葉,秋名却老枝,冬名地骨根。【本草】一名仙人杖,根名地骨皮。
又【嚴粲·詩緝】《詩》有三杞:《鄭風》無折我樹杞,柳屬也。《小雅》南山有杞,在彼杞棘,山木也。集于苞杞,言采其杞,隰有杞桋,枸杞也。○按嚴說,則《易·姤卦》以杞包瓜,《孟子》杞柳,此是柳屬。《左傳·襄二十七年》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類篇》似豫章,此是山木。《陸璣·草木疏》苦杞,秋熟,正赤,服之輕身益氣,此是枸杞。《本草》沈存中云:陝西枸杞最大,高丈餘,可作柱。又枸杞之別種也。 又國名。夏之後。【論語】杞不足徵。 又姓。以國爲氏。【姓譜】望出齊郡。
又【集韻】象齒切。同㭒,田器。一曰徙土轝也。
又【類篇】下楷切,音駭。臿也。
考證:〔秋名卻老枝,冬名地骨皮。〕 謹照廣韻原文皮改根。
【唐韵】【韵会】【正韵】墟里切【集韵】口已切,𠀤音起。【说文】枸杞也。【尔雅·释木】杞,枸檵。【广韵】枸杞,春名天精子,夏名枸杞叶,秋名却老枝,冬名地骨根。【本草】一名仙人杖,根名地骨皮。
又【严粲·诗缉】《诗》有三杞:《郑风》无折我树杞,柳属也。《小雅》南山有杞,在彼杞棘,山木也。集于苞杞,言采其杞,隰有杞桋,枸杞也。○按严说,则《易·姤卦》以杞包瓜,《孟子》杞柳,此是柳属。《左传·襄二十七年》杞梓皮革,自楚往也,《类篇》似豫章,此是山木。《陆玑·草木疏》苦杞,秋熟,正赤,服之轻身益气,此是枸杞。《本草》沈存中云:陕西枸杞最大,高丈余,可作柱。又枸杞之别种也。 又国名。夏之后。【论语】杞不足征。 又姓。以国为氏。【姓谱】望出齐郡。
又【集韵】象齿切。同㭒,田器。一曰徙土轝也。
又【类篇】下楷切,音骇。臿也。
考证:〔秋名却老枝,冬名地骨皮。〕 谨照广韵原文皮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