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
繁体揚
拼音yáng
偏旁手
卷集【卯集中】【手字部】
〔古文〕敭𠭲【唐韻】與章切【集韻】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飛舉也。【詩·王風】揚之水,不流束薪。【傳】揚,激揚也。【疏】謂水急激而飛揚,波流疾之意也。
又【豳風】以伐遠揚。【疏】謂長條揚起者。
又【增韻】發也,顯也。【廣韻】舉也。【易·夬卦】揚于王庭。【疏】發揚決斷之事於王者之庭。【書·堯典】明明揚側陋。【禮·文王世子】或以言揚。【疏】能言語應對,亦舉用之。 又稱說也。【禮·祭統】銘者,自名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前漢·季布傳】使僕游揚足下,名於天下,顧不美乎。
又【爾雅·釋詁】𢋐揚,續也。 又簸去糠粃也。【詩·小雅】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 又眉上下曰揚。【詩·鄘風】揚且之皙也。【傳】揚,眉上廣。【又】子之淸揚。【疏】揚者,眉上之美名。旣名眉爲揚,因謂眉之上,眉之下皆曰揚。 又鉞也。【詩·大雅】干戈戚揚。 又州名。【書·禹貢】淮海惟揚州。【疏】江南之氣躁勁,厥性輕揚,故曰揚州。亦曰:州界多水,水波揚也。 又姓。【揚雄·自序】揚別爲一族。周宣王子尚父封揚侯,因氏。又宋揚避舉,明揚光休。 通作颺。
〔古文〕扬𠭲【唐韵】与章切【集韵】余章切【正韵】移章切,𠀤音阳。飞举也。【诗·王风】扬之水,不流束薪。【传】扬,激扬也。【疏】谓水急激而飞扬,波流疾之意也。
又【豳风】以伐远扬。【疏】谓长条扬起者。
又【增韵】发也,显也。【广韵】举也。【易·夬卦】扬于王庭。【疏】发扬决断之事于王者之庭。【书·尧典】明明扬侧陋。【礼·文王世子】或以言扬。【疏】能言语应对,亦举用之。 又称说也。【礼·祭统】铭者,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后世者也。【前汉·季布传】使仆游扬足下,名于天下,顾不美乎。
又【尔雅·释诂】𢋐扬,续也。 又簸去糠粃也。【诗·小雅】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又眉上下曰扬。【诗·墉风】扬且之皙也。【传】扬,眉上广。【又】子之淸扬。【疏】扬者,眉上之美名。旣名眉为扬,因谓眉之上,眉之下皆曰扬。 又钺也。【诗·大雅】干戈戚扬。 又州名。【书·禹贡】淮海惟扬州。【疏】江南之气躁劲,厥性轻扬,故曰扬州。亦曰:州界多水,水波扬也。 又姓。【扬雄·自序】扬别为一族。周宣王子尚父封扬侯,因氏。又宋扬避举,明扬光休。 通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