尙
繁体尙
拼音cháng,shàng
偏旁小
卷集【寅集上】【小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時亮切【正韻】時樣切,𠀤音上。【說文】曾也,庶幾也。从八向聲。【爾雅註】郉昺曰:尙,謂心所希望也。【詩·小雅】不尙息焉。【書·大禹謨】爾尙一乃心力。
又【廣韻】加也,飾也。【論語】好仁。 無以尙之。【詩·齊風】充耳以素乎而,尙之以瓊華乎而。 又崇也,貴也。【禮·檀弓】夏后氏尙黑,殷人尙白,周人尙赤。 又主也。 司進御之物者皆曰尙。【漢官儀】尙食,尙醫,尙方等是也。又尙書,主大計。
又【增韻】尊也。【詩·大雅】維師尙父。【註】太公望,太師而尊爲尙父者也。 又猶也。【詩·大雅】雖無老成人,尙有典𠛬。 又娶公主謂之尙。言帝王之女尊,而尙之,不敢言娶。【前漢·王吉傳】娶天子女曰尙公主,娶諸侯女曰承翁主,尙承皆𤰞下之名。一曰配也。【司馬相如傳】卓王孫自以使女得尙司馬長卿晚。【註】尙,配也。義與尙公主同。
又【易·泰卦】得尙乎中行。【註】謂合乎中行之道也。 又奉也。【司馬相如·長門賦】願賜問而自進兮,得尙君之玉音。 又矜伐也。【禮·表記】君子不自尙其功。 又姓。戰國尙靳,唐尙衡。 又與上通。【詩·魏風】上愼旃哉,猶來無止。【註】上猶尙也,言愼之可以來歸,無止於彼也。【尚書序】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書,故曰尚書。 又叶辰羊切,音常。【詩·大雅】肆皇天弗尚。叶亡方。
【唐韵】【集韵】【韵会】时亮切【正韵】时样切,𠀤音上。【说文】曾也,庶几也。从八向声。【尔雅注】郉昺曰:尙,谓心所希望也。【诗·小雅】不尙息焉。【书·大禹谟】尔尙一乃心力。
又【广韵】加也,饰也。【论语】好仁。 无以尙之。【诗·齐风】充耳以素乎而,尙之以琼华乎而。 又崇也,贵也。【礼·檀弓】夏后氏尙黑,殷人尙白,周人尙赤。 又主也。 司进御之物者皆曰尙。【汉官仪】尙食,尙医,尙方等是也。又尙书,主大计。
又【增韵】尊也。【诗·大雅】维师尙父。【注】太公望,太师而尊为尙父者也。 又犹也。【诗·大雅】虽无老成人,尙有典𠛬。 又娶公主谓之尙。言帝王之女尊,而尙之,不敢言娶。【前汉·王吉传】娶天子女曰尙公主,娶诸侯女曰承翁主,尙承皆𤰞下之名。一曰配也。【司马相如传】卓王孙自以使女得尙司马长卿晚。【注】尙,配也。义与尙公主同。
又【易·泰卦】得尙乎中行。【注】谓合乎中行之道也。 又奉也。【司马相如·长门赋】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尙君之玉音。 又矜伐也。【礼·表记】君子不自尙其功。 又姓。战国尙靳,唐尙衡。 又与上通。【诗·魏风】上愼旃哉,犹来无止。【注】上犹尙也,言愼之可以来归,无止于彼也。【尚书序】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书,故曰尚书。 又叶辰羊切,音常。【诗·大雅】肆皇天弗尚。叶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