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繁体米
拼音mǐ
偏旁米
卷集【未集上】【米字部】
【廣韻】【正韻】莫禮切【集韻】【韻會】母禮切,𠀤瀰上聲。【說文】粟實也。象禾實之形。【註】穬顆粒也。十,其稃彙開而米見也。八八,米之形。【鄭康成·詩箋】米之率,糲十,𥺛九,𥽦八,侍御七。【周禮·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註】九穀六米。【疏】九穀六米者,九穀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與小豆、小麥三者無米,故云九穀六米。 又姓。唐有米嘉榮。 又學名。【禮·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
又【本草】蛇牀,一名蛇米。【廣東新語】薏苡,一名𧆐米,亦曰薏珠子。
又【日本土風記】倭國十二支之巳曰米。
考證:〔【周禮·地官】舍人掌粟米之出入。〕 謹照原文粟米改米粟。
【广韵】【正韵】莫礼切【集韵】【韵会】母礼切,𠀤弥上声。【说文】粟实也。象禾实之形。【注】穬颗粒也。十,其稃汇开而米见也。八八,米之形。【郑康成·诗笺】米之率,粝十,𥺛九,𥽦八,侍御七。【周礼·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注】九谷六米。【疏】九谷六米者,九谷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故云九谷六米。 又姓。唐有米嘉荣。 又学名。【礼·明堂位】米廪,有虞氏之庠也。
又【本草】蛇床,一名蛇米。【广东新语】薏苡,一名𧆐米,亦曰薏珠子。
又【日本土风记】倭国十二支之巳曰米。
考证:〔【周礼·地官】舍人掌粟米之出入。〕 谨照原文粟米改米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