箘
繁体箘
拼音jùn
偏旁竹
卷集【未集上】【竹字部】
〔古文〕箟【廣韻】渠殞切【集韻】【韻會】【正韻】巨隕切,𠀤音窘。【說文】簵美竹,可爲矢。【書·禹貢】惟箘簵楛。【山海經】暴山多椶柟、荆芑、竹箭、䉋箘。【註】箘亦篠類,中箭。【戴凱之·竹譜】箘竹出雲夢之澤,皮特黑色。 又筍名。【呂氏春秋】和之美者,越駱之箘。【註】箘,竹笋也。 又箘桂。【屈原·離騷】雜申椒與箘桂。【註】《本草》有箘桂,花白蘂黃,正圓如竹箘。 又博棊也。【揚子·方言】簙,或謂之箘。 又江名。【書·禹貢】九江孔殷。【傳】九曰箘江。
又【廣韻】去倫切【集韻】區倫切,𠀤音囷。義同。
考證:〔【說文】簵美竹,可爲矢。【書·禹貢】惟箘簵楛。〕 謹按說文無簵美竹可爲矢之文。謹照原文改箘路也,於惟箘簵楛。下補傳美竹三字。〔【呂氏春秋】和之美者,越簵之箘。〕 謹照原文越簵改越駱。
〔古文〕箟【广韵】渠殒切【集韵】【韵会】【正韵】巨陨切,𠀤音窘。【说文】簵美竹,可为矢。【书·禹贡】惟箘簵楛。【山海经】暴山多椶柟、荆芑、竹箭、䉋箘。【注】箘亦筱类,中箭。【戴凯之·竹谱】箘竹出云梦之泽,皮特黑色。 又笋名。【吕氏春秋】和之美者,越骆之箘。【注】箘,竹笋也。 又箘桂。【屈原·离骚】杂申椒与箘桂。【注】《本草》有箘桂,花白蘂黄,正圆如竹箘。 又博棊也。【扬子·方言】簙,或谓之箘。 又江名。【书·禹贡】九江孔殷。【传】九曰箘江。
又【广韵】去伦切【集韵】区伦切,𠀤音囷。义同。
考证:〔【说文】簵美竹,可为矢。【书·禹贡】惟箘簵楛。〕 谨按说文无簵美竹可为矢之文。谨照原文改箘路也,于惟箘簵楛。下补传美竹三字。〔【吕氏春秋】和之美者,越簵之箘。〕 谨照原文越簵改越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