酇
繁体酇
拼音dá,zàn,zuǎn
偏旁邑
卷集【酉集下】【邑字部】
【廣韻】【正韻】作管切【韻會】祖管切,𠀤音纂。【集韻】聚也。【周禮·地官·遂人】四里爲酇,五酇爲鄙。
又【禮·樂記】綴兆。【註】綴,謂酇舞者之位也。
又【奔喪】乃爲位。【註】位有酇列之處。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旰切,音贊。地名。【玉篇】南陽有酇縣。【前漢·蕭何傳】封爲酇侯。
又【廣韻】在丸切【集韻】【韻會】【正韻】徂丸切,𠀤音鑽。義同。
又【集韻】才何切,音嵯。【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註】莽曰贊治。應劭曰音嵯。師古曰:此縣本爲䣜,應音是也。◎按《字彙補》:蕭何封國在南陽之酇,非沛之䣜。蓋南陽酇邑爲漢隂縣,旁有筑水,古曰筑陽。何少子延初封筑陽,其明驗也。班固以酇叶何,謂蕭何封邑,與何同韻,而莽又攺䣜爲贊治,此其所以譌也。 又與醝通。【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釋文】卽今之白醝酒也。宜作醝,在何反。 俗作鄼,非。
【广韵】【正韵】作管切【韵会】祖管切,𠀤音纂。【集韵】聚也。【周礼·地官·遂人】四里为酇,五酇为鄙。
又【礼·乐记】缀兆。【注】缀,谓酇舞者之位也。
又【奔丧】乃为位。【注】位有酇列之处。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又【广韵】在丸切【集韵】【韵会】【正韵】徂丸切,𠀤音钻。义同。
又【集韵】才何切,音嵯。【前汉·地理志】沛郡有酇县。【注】莽曰赞治。应劭曰音嵯。师古曰:此县本为䣜,应音是也。◎按《字汇补》:萧何封国在南阳之酇,非沛之䣜。盖南阳酇邑为汉阴县,旁有筑水,古曰筑阳。何少子延初封筑阳,其明验也。班固以酇叶何,谓萧何封邑,与何同韵,而莽又攺䣜为赞治,此其所以讹也。 又与醝通。【周礼·天官·酒正·三曰盎齐注】如今酇白也。【释文】卽今之白醝酒也。宜作醝,在何反。 俗作鄼,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