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
繁体漱
拼音shù,sòu
偏旁水
卷集【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所右切【集韻】所救切,𠀤音瘦。【說文】盪口也。【禮·內則註】以水曰漱。 又澣也。【禮·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漱。【註】手曰漱。
又【公羊傳·莊二十二年】臨民之所漱浣也。【註】無垢加功曰漱。 又齧也。【馬融·長笛賦】秋潦漱其下趾。
又【廣韻】疎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奏切,𠀤音瘶。
又【集韻】【正韻】𠀤先侯切,音鎪。義𠀤同。
【唐韵】所右切【集韵】所救切,𠀤音瘦。【说文】荡口也。【礼·内则注】以水曰漱。 又澣也。【礼·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注】手曰漱。
又【公羊传·庄二十二年】临民之所漱浣也。【注】无垢加功曰漱。 又啮也。【马融·长笛赋】秋潦漱其下趾。
又【广韵】疎奏切【集韵】【韵会】【正韵】先奏切,𠀤音瘶。
又【集韵】【正韵】𠀤先侯切,音锼。义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