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电脑报 1992-2001 十年文章全集
电脑报 1992-2001 十年文章全集
包含从 1992 年 - 2001 年间,两万余篇期刊文章,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如意宝盒随我来——内置硬盘盒的安装和使用
栏目硬件周刊
作者Farme
发布2000年第40期
  电脑在使用中,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把硬盘卸下来。但是有的时候会因为一时失手,就在简单地取、放之间发生一场悲剧——你的硬盘从此“香销玉殒”。不仅仅是自己辛苦了几个月或者熬了数个通宵才做出的程序、设计的方案化为乌有,甚至连自己多年来收集的珍贵资料也可能随之而去。到那时可就真的后悔莫及了。因此小心谨慎、科学合理地拆装硬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比起直接拆卸,有经验的用户更愿意采用硬盘盒的方式,因为它安装简单、拆卸方便,避免了因为操作不熟练所带来的失手。
  这就是一个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硬盘盒:(

1——硬盘盒的外观、

2——已经完全拆开的硬盘盒)。
  乳白的颜色,考究的用料给人以稳重、沉实的感觉。可以看出其设计大小和机箱五英寸驱动器架是相吻合的。也就是硬盘盒可以像光驱一样放进硬盘托架,并不需要额外的装置,这也是标准化设计的需要。它的钥匙口是用来“锁”住硬盘的,既是为了保证硬盘不会被他人随意拆卸,同时也提醒你在没关闭计算机之前,不能进行任何动作。
  硬盘盒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硬盘放在一个盒子里,并与盒子内接口相连,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好比一个“活动硬盘”,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时,将“活动硬盘”放入安全架中,使它的外部接口与安全架中的接口对接,这样就可像一般硬盘那样正常使用了。
  第一次看到这个东西,肯定会有不少人都觉得相当陌生吧,那么我们就带着大家一步步来学习如何摆弄它:
  拆开硬盘盒
  A.抓住把手向外拉,就可以将抽屉取出来(

3)。其把手的设计采用卡槽结构,在推拉过程中不会有滞涩的感觉。否则说明你拿到的硬盘盒加工工艺存在问题。
  B.现在可以看到硬盘安全架的主体(

4)。稍微细细观察活动架就可发现其印刷电路相当简单。主要是信号线和接口电路的连接。稍懂点电路常识的人都知道该印刷电路板上所对应的40根蛇行线,其线宽、线长应基本一致,否则会影响数据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现在只要如

5所示把抽屉盒上面板往后推,便可看见里面40针的硬盘线和接口电路(

6)。这就是硬盘的“安居之所”了。在其两侧一般会各加工一道稍稍突起的拱形条用来“卡”住硬盘。一个优质的硬盘盒可以让硬盘正好被卡住,松紧适宜。这可是大家在选购时要注意的,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购买时把一个硬盘放在里面试一试,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硬盘今后的正常使用。由采用的数据线规格可以知道装上这个硬盘盒后,硬盘只能支持DMA33模式。然而现在的主板无论是威盛的Apollo Pro 133(A),KT133/KM133还是Intel的810、815/815E等都支持DMA66模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安装硬盘
  A.将“抽屉”中的数据线和电源线与硬盘后部的接口相连(

7)。一般来说,因为连线短、扭转范围窄。建议接线时遵循“先宽后窄”的原则,即先连接数据线,后接电源线。这样更为方便一点。
  B.从后往前顺着卡槽合上上面板(

8)。如果是做工精细、用料讲究的硬盘盒会在推到最后时听到很短暂轻微“嗒”的一声,扣得相当牢固。一般的摇晃根本就不可能让硬盘从里面脱落。
  C.把这个“抽屉”放进硬盘盒的安全架。合拢后放进机箱的5英寸驱动器中(

9),在机箱两边拧上螺丝。末了,从主板的IDE口引出一根IDE线接到硬盘盒上。到此一个硬盘盒也算接好了。
  平时用电脑时,可以发现,因为硬盘盒还自带了风扇,所以在散热方面给硬盘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定、可靠的环境,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如果你要取出硬盘,这时根本用不着大动干戈,开机箱、拧螺丝什么的。关闭电源之后,把手轻轻一拉,就像打开自家的抽屉一样,硬盘就可平平稳稳拿在手里,够方便吧!时常需要拆卸硬盘,对DIY有着一丝不苟,斤斤计较的朋友们,感兴趣的话就来试试。一定会感到这个东西是这么好用,如此顺心,一定不要错过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