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安石 [宋](1021年-1086年)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正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 据惠洪《冷斋夜话》记王安石此诗的写作缘由说:“荆公尝访一高士不遇,题其壁。”这话的可靠性如何,难以遽断;王安石的诗文向无编年,除了作品中有事实可考、足以断定年代的以外,大多数无法确断其具体年限,从而也无法从写作年代来考索其行事、交往和作诗的情况,所以只能就诗论诗。
诗的第二句“凌寒独自开”,对梅花极表赞赏。严冬群芳纷谢,独有梅花凌寒开放,报道将至的春讯,诗人所欣羡的就是这种倔强的风骨。这不仅从字面...(上海辞书出版社 - 宋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何满子)
评析 此诗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