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夏日南亭怀辛大 [诗]

作者孟浩然 [唐](689年-740年)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正文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译文
  山上夕阳慢慢向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东昇。

  我披散着头发尽享清凉,推开窗户我悠闲地躺着。

  微风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竹叶滴落露水声音清脆。

  想要取出鸣琴弹奏一曲,可惜没有知音前来欣赏。

  如此美景更加思念老友,日夜都在梦中想念着他。

赏析
  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郢州孟亭记》),虽只就闲情逸致作轻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周啸天)

评析
  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

注释
  辛大:孟襄阳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疑即辛谔。
  山光:傍山的日光。
  落:一作「发」。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昇起。
  散发:古人男子平时束发戴帽,这里表现的是作者放浪不羁的惬意。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清响:极微细的声响。
  鸣琴:琴。用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诗意。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终宵:一作「中宵」,中夜、半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辑评
  《王孟诗评》:刘云:起处似陶,清景幽情,洒洒楮墨间。

  《批选唐诗》:写景自然,不损天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此倒薤垂露书也。大小篆皆出其下,何况俗书!陈继儒曰:风入松而发响,月穿水而露痕,《兰山》、《南亭》二诗深静,真可水月齐辉,松风比籁。

  《此木轩论诗汇编》:“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韦诗多似此。

  《唐贤三昧集笺注》:“卧闲敞”字甚新奇。“荷风”二句一读,使人神思清旷。

  《唐诗别裁》:“荷风”、“竹露”,佳景亦佳句也。外又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句,一时叹为清绝。

  《网师园唐诗笺》:“荷风”、“竹露”亦凡写夏景者所当有,妙在“送”字、“滴”字耳。

  《唐贤清雅集》:清旷,与右丞《送宇文太守》同调,气色较华美。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爽朗(“散发”二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