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早秋 [诗]

作者许浑 [唐](约791年-约858年)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正文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译文
  【直译】

  长夜里一片清凉,绿色萝叶间吹起了西风。

  残萤栖息在露珠晶莹的草间,雁群掠过初秋的星空。

  晨光里高大的树木,依旧是枝繁叶密。晴空下重叠的远山,更显得分外清晰。

  当枝头飘落下黄叶一片,我料想洞庭湖波浪涌起。

  【韵译】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像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评析
  此诗描绘初秋景色。前四句写早秋的夜景,五、六两句写早秋的昼景,在描绘秋景的过程中,诗人注重高低远近,落笔细致而层次井然。「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最后两句运用《淮南子》与《楚辞》典故,浑然一体,神气十足,又将身世感叹暗寓于其中。

注释
  遥夜:即长夜。
  泛:弹,犹流荡。
  清瑟(sè):清细的瑟声。瑟,拨弦乐器,形似琴,二十五弦。
  残萤(yíng):残馀的萤火虫。据《礼记·月令》「(夏季之月)腐草为萤」的说法,萤火虫兴盛于夏季,秋天一到则所剩无几。
  栖玉露:萤火虫栖息于沾着露珠的草叶上。
  拂:掠过。
  金河:即银河。五行学说称秋天为金,故称秋天的银河为金河。
  还密:尚未凋零。
  一叶下:《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洞庭波:用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语意。正是《淮南子》上所说的「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的时候,情不自禁想到《湘夫人》中所写的洞庭湖上生起的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