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送魏万之京 [诗]

作者李颀 [唐](?-?)
李颀,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市西)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正文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赏析
  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天宝十三载(754),因慕李白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今江苏扬州)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比李颀晚一辈,然而从此诗看,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

  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姚奠中)

评析
  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首联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秋,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遣词炼句尤为后人所称道。

注释
  魏万:又名颢。唐高宗上元(西元六七四年—西元六七六年)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的歌。
  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
  客中:即作客途中。
  关城:指潼关。
  树色:一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
  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
  砧声:捣衣声。
  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
  蹉跎:此指虚度年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辑评
  《批点唐音》:此篇起语平平,接句便新,初联优柔,次联奇拔,结蕴可兴,含蓄不露,最为佳作。

  《唐诗广选》:颐华玉曰:不知多少宛转。

  《唐诗直解》:其致酸楚,其语流利。「近」字好,「多」字工。

  《诗薮》:盛唐脍炙佳作,如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朝」、「曙」、「晚」、「暮」四字重用,惟其诗工,故读之不觉。然一经点勘,即为白璧之瑕,初学首所当戒。

  《唐诗镜》:五六老秀,结语寄况无限。

  《唐诗归》:鍾云:净亮无浮响,铢两亦称。谭云:起得清厉(首联后)。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何景明曰:多少宛转,诵之悠然。徐中行曰:词意大雅,爱情更深。蒋一葵曰:宛转流亮,愈玩愈工。

  《唐风定》:高华俊亮,与摩诘各成一调。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质言之,只是如此四句(按指前四句),而其手法转接离即,妙至于此,真绝调也。

  《唐诗归折衷》:唐云:逗漏大历气(「云山况是」句下)。

  《唐诗贯珠笺释》:三承二,四承起,用虚字为脉,诸句皆灵活。五六笔承第二,言到京之景。

  《此木轩五言律七言律诗选读本》:作者本自从喉中唱出,奈学舌头者多何?

  《唐诗成法》:通首有缠绵之致。

  《唐贤三昧集笺注》:景中情(首四句下)。此种和平之作,后人终拟不到,能辨此作,七律方有归宿处,可知庾词替语、剑拔弩张,二者皆非也。

  《昭昧詹言》:《送魏万之京》言咋夜微霜游子,今朝渡河耳,却炼句入妙。中四情景交写,而语有次第。三四送别之情。五六渐次至京。收句勉其立身立名。初唐人只以意兴温婉轻轻赴题,不著豪情重语。杜公出,乃开雄奇快健,穷极笔势耳。

  《诗境浅说》:此诗首二句平衍而已。三四句叙客况,句中以「不堪」、「况是」四字相呼应,遂见生动,与「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亦南飞」同一句法。六句之向晚砧多,承五句关城寒近而来。收句谓此去长安当以功名自奋,勿以游乐自荒,绕朝赠策,犹有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