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更漏子 [词]

作者温庭筠 [唐](812年-866年)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正文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译文
  相见总是那样稀少,相忆的时间却很久很久,她那浅浅的眉色已淡如烟柳。入夜,她又放下垂,把同心结系在床头,在熏香的绣被里将郎君等候。

  城头的月色白如霜雪,蝉鬓的姑娘愁欲断肠。树影在月落时渐渐暗去,鹊桥空空地横在银河上。相思的人儿还不见踪影,只听报晓的玉签在耳边回响。

评析
  《更漏子·相见稀》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完整地描写了闺中女子彻夜等待情人到来而终至绝望的情景。上片写相思相忆,下片写忆后愁极。全词运用了正面烘托和反面映衬的手法,将清夜的冷月、幽暗的宫树、玉签的报晓,透过清冷的景致渲染出凄苦的情感氛围,塑造了一位深情的闺中思妇形象。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无漏子”。《金奁集》入“林钟商调”。双调四十六字,上片两仄韵,两平韵,下片三仄韵,两平韵。
  眉浅:谓眉色浅淡,如淡烟中的柳叶。澹:通“淡”。
  翠幕:指翠色的帘幕。一说指床头锦帐。
  同心:同心结。古人惯用锦带制成的菱形连环回文结,表现恩爱同心或结为夫妻。
  待:鄂本作“侍”。熏:熏香。
  蝉鬓(bìn):此处用来形容古代美女的发式,指发型梳整得很美观,鬓发薄如蝉翼。崔豹《古今注》卷下: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缈如蝉翼,故曰蝉鬓。”愁绝:愁极。
  宫树暗:破晓时庭院中的树影转暗。
  鹊桥:指银河。银河横斜,谓夜将尽,天将明。
  玉签:古代漏壶中的浮箭。一说报更的器具。《陈书·世祖记》:“每鸡人司漏传更签于殿,乃令送者必报签于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报明:报天晓。

辑评
  明人汤显祖:“口头语,平衍不俗,亦是填词当家。”(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

  清人王士禛:“‘蝉鬓美人愁绝’,果是妙语。飞卿《更漏子》《河渎神》,凡两见之。李空同所谓‘自家物终久还来’耶?”(《花草蒙拾》)

  近人李冰若:“飞卿词中重句重意,屡见《花间集)中。由于意境无多。造句过求妍丽,故有此弊,不仅‘蝉鬓美人愁绝’一句已也。”(《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