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晏几道 [宋](1030年-1106年)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南昌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正文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着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怀人怨别的传统题材,在刻画女主人公的行动和心态时,却很有艺术特色。上片四句,描述她倚阑望月,盼人归来之情。“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这两句主写倚阑,而写今夕倚阑,却从“昨夜曾倚”见出,同样一句词,内涵容量便增加一倍不止。———既然连夜皆倚阑而望,当还有多少个如“昨夜”者的哩!“天如水”,比喻夜空如水般明澈与清凉,可是其意不在于写天,而在于以明净的天空引出皓洁的明月。这与柳永《二郎...(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钟,陵,陈长明)
评析 这首词写的是怀人怨别的传统题材,在刻画女主人公的行动和心态时,却很有艺术特色。上片描述她倚阑望月,盼人归来之情。下片抒写不幸被弃之恨,与上片的真诚信托,痴情等形成强烈的对照。此词没有华丽的词藻,深曲的典故,只是通过抒情主人公把个人的身世遭遇、短暂的欢乐与无法摆脱的悲哀,用浅近而真挚的语言,反反复复向读者诉说,使人心醉神迷,为之低回不已。
注释 初:刚分别时。
长:同常。
罗衣着破:著,穿。
闲泪:闲愁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