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满庭芳 [词]

作者秦观 [宋](1049年-1100年)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正文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译文
  韵译拂晓的曙色中云雾散净,好春光随人意兴,骤雨才过天色转晴。古老的亭台,芳美的水榭,飞燕穿花踩落了片片红英。榆钱儿像是舞得困乏,自然地缓缓飘零,秋千摇荡的院墙外,漫涨的绿水与桥平。融融的春风里杨柳垂荫朱门掩映,传出低低弹奏小秦筝的乐声。

  回忆起往日多情人,邀游行乐的胜景。她乘着翠羽伞盖的香车,珠玉头饰簪发顶,我骑着缰绳精美的骏马,装饰了几缕红缨。金杯里美酒渐空,如花美人厌倦了蓬瀛仙境。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呵,往日同我有多少别恨离情,十年间浑然大梦,屈指算令人堪惊。凭倚着栏杆久久眺望,但见烟雾稀疏,落日昏蒙,寂寞地沉入了扬州城。

赏析
  这首词,从“寂寞下芜城”看,是在扬州作的。南朝宋时,扬州于十年间两遭兵祸,城邑荒芜。鲍照登广陵故城而伤之,作《芜城赋》。后亦称扬州为“芜城”。作者在《梦扬州》、《望海潮》里曾描绘在扬州游冶的欢乐。这首词也是写扬州行乐,但又流露出旧事不堪回首的感慨。上片从写景开端,写的是春末的风光。天破晓了,骤雨刚过,云开天晴,天从人愿,又是一番春景,可以外出春游了。作者从广阔的空间,大笔挥洒,春景的美好,人意的舒...(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周振甫)

评析
  此词当是北宋秦观在扬州追忆汴京旧游而作。上阕写人,先写良辰美景:雨过天晴,燕子轻飞,红花盛开,风舞榆钱,一片生机盎然。在这明媚春光的映照中,有人正在朱门中抚奏秦筝。歇拍一笔画出一个端庄高雅,轻盈美貌的女子形象。下阕继续迫忆,写春日里二人共同行乐的情趣。“渐酒”之后笔锋暗转,表明时过境迁,往事已成旧梦。结尾凭栏远眺,只见暮中薄雾,落日馀辉,更加黯然神伤。

  全词章法绵绵,意旨深远,语辞清丽自然又精练工妙,情调婉约忧伤;写景状物细腻,生动表现出景物中人的思想情怀。

注释
  晓色:拂晓时的天色。
  芳榭:华丽的水边楼台。
  蹴(cù):踢。
  红英:此指飘落的花瓣。
  榆钱:春天时榆树初生的榆荚,形状似铜钱而小,甜嫩可食,俗称榆钱。
  绿水桥平:春水涨满了小河,与小河平齐。
  秦筝:古代秦地所造的一种弦乐器,形似瑟,十三絃。
  珠钿翠盖:形容装饰华丽的车子。珠钿,指车上装饰有珠宝和嵌金。翠盖,指车盖上缀有翠羽。
  玉辔红缨:形容马匹装扮华贵。玉辔,用玉装饰的马缰绳;红缨,红色穗子。
  金榼(kē):金制的饮酒器。
  花困蓬瀛:花指美人。蓬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瀛州。此指饮酒之地。
  “豆蔻梢头旧恨”句:化用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意,写旧识的少女。
  “十年梦、屈指堪惊”句:用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句意,抒今昔之慨。
  芜城:即广陵城,今之扬州。因鲍照作《芜城赋》讽咏扬州城的废毁荒芜,后世遂以芜城代指扬州。

辑评
  《草堂诗馀隽·卷一》眉批:秋千外,东风里,字字奇巧。疏烟淡日,此时之情还堪远眺否?就暗中描出春色,林峦欲滴。就远处描出春情,城郭隐然如无。

  《词品·卷三》:秦少游《满庭芳》“晚色云开”,今本误作“晚兔云开”,不通。维扬张诞刻《诗馀图谱》,以意改“兔”作“见”,亦非。按《花庵词选》作“晚色云开”,当从之。

  杨慎批《草堂》:景胜于情。

  《宾州山人词评》:“秋千外、绿水桥平”,又“地卑山近,衣润(“润”字原脱,据《清真集》补)费炉烟”,淡语之有情者也。

  《古今词统·卷一二》:敖陶孙评少游诗“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其在于词,正相宜耳。

  《草堂诗馀·正集卷三》:“兔”字不通,张世文改为“见”,今从《词选》“色”字为优。据诸本,首云“晚色”,末云“淡月”。《词选》首云“晓色”,末云“淡日”,细味词中“玉辔红缨”等,岂晚来事?悉从《词选》。(上阕)悠淡语,不觉其妙而自妙。“微映百层城”,景亦不少;“寂寞”句,感慨过之。均案:《草堂诗馀》作“微映百层城”,非。

  《蓼园词选》:此必少游被谪后作。雨过还晴,承恩未久也。燕蹴红英,喻小人之谗构也。榆钱,自喻也。绿水桥平,喻随所适也。朱门、秦筝,彼得意者自得意也。前一阕叙事也,后一阕则事后追忆之词。“行乐”三句,追从前也。“酒空”二句,言被谪也。“豆蔻”三句,言为日已久也。“凭栏”二句,结通首,黯然自伤也。章法极绵密。

  《宋四家词选》:(上阕)君子因小人而斥。“多情”二句,一笔挽转。“结处”应首句,不忘君子也。秦本眉批:“秋千外、绿水桥平”,景语却无限清婉。

  《词综偶评》:“晚色云开”三句,天气。“高台芳榭”四句,景物。“东风里”三句,渐说到人事。“珠钿翠盖”二句,会合。“渐酒空金槛”四句,离别。“疏烟淡月”二句,与起处反照作收。

  俞陛云《宋词选释》:前写景,后写情,流利轻圆,是其制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