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安石 [宋](1021年-1086年)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正文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译文 北山把浓郁的绿色映照在水塘,春水悄悄地上涨;直的堑沟,曲折的池塘,都泛起粼粼波光。我在郊野坐得很久,心情悠闲,细细地数着飘落的花瓣;回去时,慢慢地寻芳草,到家已是很晚。
赏析 王安石晚年隐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筑室于钟山(今紫金山)的山腰中,因自号“半山”。钟山又叫北山。这首诗就是写他住在钟山时的闲适之情。
人们会发现,这首诗的重点在后面两句,而后面两句却又颇有点蹈袭前人的痕迹。那是怎么回事呢?
王维有两句诗说:“兴阑啼鸟缓,坐久落花多。”(《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刘长卿有两句诗说:“芳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那么,此诗的“细数落花”、“缓...(上海辞书出版社 - 宋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刘逸生)
评析 这首诗反映的幽闲意境,抒写了诗人神离尘寰、心无挂碍的超脱情怀。一、二句写北山河塘绿意浓郁,景中含情,表达出作者对春光的喜爱之情;三、四句写作者仔细地数着落花,慢慢地寻觅芳草,很晚才回家,在细节描写中表现出心情的闲适。
注释 北山:即今南京东郊的钟山。
输绿:输送绿色。陂(bēi):池塘。
堑:沟渠。回塘:弯曲的池塘。滟滟(yàn):形容春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
辑评 吴开《优古堂诗话》: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词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荆公晚年闲居诗云“细数”云云,盖本于王摩诘“兴阑啼鸟唤,坐久落花多”,而其辞意益工也。
吴可《藏海诗话》:“细数落花”、“缓寻芳草”,其语轻清;“因坐久”、“得归迟”,则其语典重。以轻清配典重,所以不堕唐末人句法中,盖唐末人诗轻佻耳。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三:以闲适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