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清照 [宋](1084年-1155年)
李清照,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正文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译文 五更时分一阵凄风从帘外吹进来,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要想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该与谁一道?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不到山的本来面目。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人却在半醒半醉之间。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鴈。
赏析 这首词词情凄绝,大约作于赵明诚卒后不久,可以看作是一首悼亡词。
词作开头一句出自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但词人专写凌晨之风,意象更为集中单纯,风声紧急,声声催逼,象征着冷酷的现实。词人从梦中惊醒,她到底梦见了什么?从“吹梦无踪”的语气来看,一定是她与丈夫相聚的甜美之梦。丈夫故世,从此阴阳相隔,生死永暌,词人只能在梦中才能与之重逢。然而梦境无据,风吹梦醒即消散无踪,剩...(上海辞书出版社 -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辞典 - 王晓骊)
评析 此词写得极其凄惋,感伤成分浓厚,可是读後并不感到消沉颓丧,反而被其流注于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所打动,引起共鸣,寄予同情。词中追思往事,叙写梦境,或表哀思,或诉衷肠,字字句句,无不从肺腑中出,以是感情眞挚深厚,语调委婉低回,故尔极饶情致,扣人心絃。
注释 画楼:华丽的楼阁。
拨火:因为篆香燃过後成香灰,必须拨除香灰避免断了火路。
宝篆(zhuàn):即篆香,一种香屑萦回象篆文一样的香。宋·秦少游《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紫金峰:即钟山,在今南京中山门外。
雨润烟浓:是指水蒸汽腾腾,雾气浓郁。
罗襟:意指罗襦的前襟。
弹:挥洒。
征鸿:即大鴈。
辑评 明·钱允治《续选草堂诗余》:浪淘沙(帘外五更风)此词极与後主相似。
淸·陈亦峰《白雨斋词话》:「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凄艳不忍卒读,其为德父作乎?
清·况蕙风《〈漱玉词〉笺》:玉梅词隐:「前《孤鴈儿》云:『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箇人堪寄。』此阕云:『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皆悼亡词也,其清才也如彼,其深情也如此,玉台晚节之诬,忍令斯人任受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