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白莲 [诗]

作者陆龟蒙 [唐](?-881年)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正文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译文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

  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

赏析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马茂元)

评析
  这首诗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的被埋没掉,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

注释
  此花:指白莲。
  端合:真应该。端,一作「真」。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相传为西王母所居,《穆天子传》有「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话。
  欲堕时:指白莲将要凋谢的时候。

辑评
  《东坡志林》:诗人有写物之功。桑之「沃苦」,他木殆不可以当此。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按:误,系陆龟蒙诗)《白莲》诗:「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林学究体也。

  《霏雪录》:唐人咏物诗,于景意事情外别有一种思致,必心领神会始得,此后人所以不及也。如陆鲁望《白莲》……妙处不在言句上。

  《焦氏笔乘》:花鸟之诗,最嫌太着。余喜陆鲁望《白莲》诗……花之神韵,宛然可掬,谓之写生手可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落想下笔,直从悟得。咏物之入神者。陆时雍曰:风味绝色。

  《带经堂诗话》:陆鲁鬼《白莲》诗:「无情有恨似人见,月白风清欲坠时。」语自传神,不可移易。《苕溪渔隐》乃云:移作白牡丹亦可,谬矣。予少时在扬州,过露筋祠有句云:「行人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宗楠附识:《渔隐丛话》谓皮日休诗移作白牡丹,尤更亲切。二说似不深究诗人与物之意……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耶?

  《唐诗摘钞》:杜牧「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与此末二句、皆极体物之妙。若长吉「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迷千万枝」乃咏竹也,无趣较减矣。

  《增订唐诗摘钞》:末语的是白莲,移不动。

  《唐诗别裁》:取神之作。

  《网师园唐诗笺》:诗殆借以自况。

  《诗境浅说续编》:「月晓风清」七字,得白莲之神韵。与昔人咏梅花「清极不知寒」,咏牡丹诗「香疑日炙消」,皆未尝切定此花,而他处移易不得,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唐人绝句精华》:此亦借白莲咏怀也。结句得白莲之神韵,故古今传厢以为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