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耒 [宋](1054年-1114年)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安徽亳县),生于楚州淮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担任过起居舍人,人称张右史,晚年旅居陈州(河南省淮阳),陈州古地名为宛丘,故又称宛丘先生,因张耒“仪观甚伟,魁梧逾常”,人或称其为“肥仙”。张耒青年时游学陈州,得到苏辙指点,并经苏辙引荐入苏轼门下,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正文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评析  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写成的乐府歌行。南朝梁殷芸《小说》(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这则神话将牛郎织女的被罚阻隔天河,诿之于织女的嫁后贪欢,懒惰废织,带有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思想遗毒。这首诗虽取材于此,但作者却是讴歌他们的深挚爱情,同情他们被迫分离;结尾又以“夜夜孤眠”不嫁人的嫦娥与之作比,似在暗示天地间较牛郎织女更为不幸的大有人在,足以启发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