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春日京中有怀 [诗]

作者杜审言 [唐](645年-708年)
杜审言,字必简,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迁居河南巩县,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正文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译文
  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愿散去。我在这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

评析
  此诗大约作于长安二年或三年(702或703年)的春天,抒发了诗人怀友思归之离情,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万物无比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全诗结构齐整平密,起承转合极其自然,虚实相生,波澜起伏。

注释
  京中:指西京长安。
  游寓(yù):寓寄他乡。秦:指长安。
  上林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这里借指长安园林。徒:徒然。
  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在此驻军,称为“细柳营”,这里借指军营。漫:随意,没有约束。
  南桥:洛阳城中一游览处。
  西第: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起府第在洛阳城西。因马融曾为写《大将军第颂》,后人称之为西第。这里泛指豪华府第。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宴会时常取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离去,留宾即出自此曲故。
  风日:指洛阳的春日美景。这里是借代在洛阳赏春的朋友。

辑评
  钟惺《唐诗归》:七言律结法如此灵活者,可救滞滥之苦。

  王夫之《唐诗评选》:全自乐府歌行夺胎而出天迥。

  黄生《唐诗摘钞》:初唐出语有极细嫩者,此实未脱陈隋口吻,但其格律一变,故不复以纤巧见疵。

  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看其以春日为题,却劈空将“不当春”三字立柱,便是不为题缚。

  屈复《唐诗成法》:“今年”独起下“不当春”。“徒”“漫”承“愁思”,“应”、“几”承“独”字,虽分人、物,皆写“不当春”也。末言今年秦地春色已不当春矣,明年洛城当加倍还我耳。以洛城映秦,以“倍还人”,映“不当春”,以“寄语”结“有怀”,妙思奇语,迥非常境。通篇已臻精致,次联开后人熟滑之端。

  沈德潜《唐诗别裁》:造语新异,以后人熟诵不觉耳。

  胡应麟《诗薮》:七律结句之妙者,“则杜审言:‘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