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珝 [唐](?-?)
钱珝,字瑞文,吴兴人,吏部尚书徽之子,钱徽之孙,善文词。据《新唐书·钱徽传》记载,唐昭宗乾宁二年(895)是由宰相王抟荐知制诰,以尚书郎得掌诰命,进中书舍人。光化三年(900)六月,王抟被贬,不久又赐死,这是昭宗时代的一个大狱,钱珝也被牵连,贬抚州司马。
正文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赏析 此诗以“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作为开头,随手将题目中“江行”的意思镶嵌在内,但没有明说,只是从另一角度隐隐化出,用的是“暗起”的写作手法。
“咫”是八寸。“咫尺”,形容距离极近。“匡庐”即指庐山。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说“不可登”,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江行遇雨所致,船至庐山脚下,却为风雨所阻,不能登山。“不可登”三字写出了使人发愁的“风雨”之势,“愁”字则透出了诗人不能领略名山风光的懊恼之情。“...(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陶慕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