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国风 · 召南 · 草虫 [诗]

作者无名氏 [周](?-?)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正文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译文
  听那蝈蝈蠷蠷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心忧愁又焦躁。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愁全消。

  登上高高南山头,采摘鲜嫩蕨菜叶。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心忧思真凄切。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悦。

  登上高高南山顶,采摘鲜嫩薇菜苗。没有见到那君子,我很悲伤真烦恼。如果我已见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块垒消。

赏析
  此诗的主旨,《毛诗序》谓“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朱熹《诗集传》则谓“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旧说另有“大夫归心召公说”“室家思念南仲说”“托男女情以写君臣念说”等等,本文以为此诗是写思妇情怀之作,所思是她钟爱的人,至于是丈夫还是情人,可不必深究,因为这无碍我们对诗意的理解、诗情的玩味。诗首章将思妇置于秋天的背景下,头两句以草虫鸣叫、阜螽相随蹦跳起兴...(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蒋立甫)

评析
  《国风·召南·草虫》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写妻子思念丈夫的诗。全诗三章,每章七句。第一章叙写秋天时节独守空房的妻子思念行役在外的夫君,只好去梦里与丈夫相见、相会,聊以自慰;第二章叙写来年春天怀人的情景,去田野采摘蕨菜,痴痴地悬望而望不见心上人,只能梦里相见相会,两情相悦;第三章叙写夏天怀人的情景,说去采薇菜,又是空等一回,心中禁不住无限伤悲,又只有在甜蜜的梦乡里,才能平复那无尽的相思之苦。此诗言简意赅,纸短情长,构思巧妙,重章叠句,音韵和谐。

注释
  草虫:一种能叫的蝗虫,蝈蝈儿。
  喓(yāo)喓:虫鸣声。
  趯(tì)趯:昆虫跳跃之状。
  阜螽(zhōng):即蚱蜢,一种蝗虫。
  忡忡:犹冲冲,形容心绪不安。
  亦:如,若。既:已经。止:之、他,一说语助词。
  觏(gòu):遇见。
  降(xiáng):悦服,平静。
  陟(zhì):升;登。登山盖托以望君子。
  蕨:野菜名,初生无叶时可食。
  惙(chuò)惙:忧,愁苦的样子。
  说(yuè):通“悦”,高兴。
  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似蕨,而味苦,山间之人食之,谓之迷蕨。
  夷:平,此指心情平静。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亦若周南之卷耳也。”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小雅·出车》篇有此‘喓喓草虫’六句,为室家念南仲行役意,亦合。三百篇中多有重辞,未知孰先孰后,不必执泥以求也。”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始因秋虫以寄托,继历春景而忧思。既未能见,则更设为既见情形,以自慰其幽思无已之心。此善言情作也。然皆虚想,非真实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