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国风 · 邶风 · 日月 [诗]

作者无名氏 [周](?-?)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正文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译文
  太阳月亮放光芒,光明照彻大地上。可是竟有这种人,不依古道把人伤。何时日子能正常?竟然不顾我心伤。

  太阳月亮放光芒,光辉普照大地上。可是竟有这种人,背义和我断来往。何时日子能正常?为何与我不搭腔?

  太阳月亮放光芒,每天升起在东方。可是像他这种人,说和做的不一样。何时日子能正常?使我忧伤全遗忘。

  太阳月亮放光芒,日夜运行自东方。我的爹啊我的娘,为何让我离身旁。何时日子能正常?让我不再述冤枉。

赏析
  这是一首弃妇申诉怨愤的诗。《毛诗序》说:“《日月》,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难,伤己不见答于先君,以至困穷之诗也。”朱熹《诗集传》说:“庄姜不见答于庄公,故呼日月而诉之。言日月之照临下土久矣,今乃有如是之人,而不以古道相处,是其心志回惑,亦何能有定哉?”都说此诗作于卫庄姜被庄公遗弃后,以此诗作者为卫庄姜,所指责的男子为卫庄公。而鲁诗则认为是卫宣公夫人宣姜为让自己的儿子寿继位而欲杀太子伋,寿为救伋,亦...(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评析
  《国风·邶风·日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弃妇抱怨丈夫变心的诗,大概是卫国的一位妇女,受到丈夫的虐待,内心痛苦之极,不由地呼天唤地,喊爹叫娘,责备丈夫对她不闻不顾,不理不睬,抒发心中的怨愤之情。全诗四章,每章六句。诗以日月起兴为比照,声诉被遗弃后的幽愤,指责丈夫无定止;同时弃妇又很怀念她的丈夫,仍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能够「顾」(想念)她,「报」(答理)她。此诗对弃妇的心理刻画非常形象生动。

注释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日月:古人多用日月比喻丈夫,此处也有隐喻之意。
  居、诸:都是语尾助词。
  照临:照耀到。
  下土:大地。
  乃:可是。
  之人:这个人,指她的丈夫。
  逝: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古处:一说「旧处」,和原来一样相处;一说以古道相处。
  胡:何,怎么。定:止。指心定、心安。
  宁:一说「乃」,曾;一说「岂」,竟然,难道。
  我顾:顾我。顾,念。
  冒:覆盖,照临。
  相好:相爱。
  报:答。
  德音:善言,另一意为好名誉。
  无良:不好,不良。
  俾(bǐ):使。
  父兮母兮:呼唤父母。
  畜我不卒:即好我不终。畜,同「慉」,喜爱。不卒,不到最后。
  不述:不循义理。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庄姜不见答于庄公,故呼日月以诉之,言:日月之照临下土之久矣,今乃有如实之人,而不以古道相处,是其心志回惑,亦何有定哉!而何为其独不我顾也。见弃如此,而犹有望之之意,此诗之所以厚也。」「不得其夫,而叹父母养我之不终,盖忧患疾痛之极,必呼父母,人之至情也。」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一章)旧解『日、月』为喻君与夫人。《集传》谓『呼日、月而诉之』,甚迂。」「(三章)『德音无良』,『音』字不必泥,犹云『其德不良』耳。集传作两平解,非。『俾也可忘』,接『有定』言,谓胡能有定乎,则使我可忘其忧矣。《集传》曰:『言何独使我为可忘者耶?』语义晦。」

  清代牛运震《诗志》:「埋怨父母极无理,却有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