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国风 · 卫风 · 竹竿 [诗]

作者许穆夫人 [周](约前690年-?年)
许穆夫人,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出生于春秋时期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 她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

正文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译文
  钓鱼竹竿细又长,曾经垂钓淇水上。难道不把旧地想,路远无法归故乡。

  泉源汩汩流左边,淇水荡荡流右边。姑娘长大要出嫁,父母兄弟离得远。

  淇水荡荡流右边,泉源汩汩流左边。嫣然一笑皓齿露,身佩美玉赛天仙。

  淇水悠悠日夜流,桧木桨儿柏木舟。驾车出游四处逛,以解心里思乡愁。

赏析
  卫国的淇水,是青年男女游乐的地方。悠悠的淇水水波,秀丽的两岸风光,伴随着这些青年度过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代。因此,每当他们远离故乡,回首往事,思亲怀乡的时候,淇水很自然地浮现在脑际。淇水、家乡、亲人、亲情,都融化在一起,激起心中感情的波涛。这首诗,正是带着这种感情的波涛而写就的。关于诗的主旨,《毛诗序》说:“《竹竿》,卫女思归也。”写的是一位远嫁的卫国女儿,思念家乡的情怀。至于作者,魏源在《诗古微》...(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陈,铭)

评析
  《国风·卫风·竹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十五国风中的一首诗。这是写卫国女子出嫁远离故乡而思念家乡的诗歌。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为一章,共分四章,分别从回忆与推想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了远嫁外地的女子思乡怀亲的强烈感情。此诗情感缠绵往复,深沉蕴藉;语言凝练含蓄,清新动人。

注释
  籊(tì)籊:长而尖削貌。
  尔思:想念你。尔,你。
  致:到。
  泉源:一说水名。即百泉,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水。
  行:远嫁。
  瑳(cuō):玉色洁白,这里指露齿巧笑状。
  傩(nuó):通“娜”,婀娜。一说行动有节奏的样子。
  滺(yōu):河水荡漾之状。
  楫(jí):船桨。桧、松:木名。桧(guì),柏叶松身。
  驾言:本意是驾车,这里是操舟。言,语助词,相当“而”字。
  写(xiè):通“泻”,宣泄,排解。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卫女嫁于诸侯,思归宁而不可得,故作此诗,言思以竹竿钓于淇水,而远不可致也。”(第三章)“承上章,言二水在卫而自恨其不得笑语游戏于其间也。”(第四章)“与《泉水》之卒章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