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名氏 [周](?-?)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正文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译文 东方太阳红彤彤啊,那个美丽姑娘,就在我家内房中啊。就在我家内房中啊,悄悄伴我情意浓啊。
东方月亮白晃晃啊,那个美丽姑娘,就在我家内门旁啊。就在我家内门旁啊,悄悄随我情意长啊。
赏析 此诗《毛诗序》以为意在“刺衰”,说:“君臣失道,男女淫奔,不能以礼化也。”朱谋㙔《诗故》以为意在“刺淫”,说:“旦而彼姝入室,日夕乃出,盖大夫妻出朝,而其君以无礼加之耳。”牟庭《诗切》以为意在“刺不亲迎”,说:“刺不亲迎者,言有美女光艳照人,不知何自而来,如东方初出之日也。”虽然见解不同,但大都承认诗的基本内容是关于男女情事的。本文则把它视为一首回忆与女子幽会的情诗,而不取“刺”的臆测。
两章诗首...(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蒋立甫)
评析 《国风·齐风·东方之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婚礼之歌,是以新郎的口吻诉说的;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男子回忆与女子幽会的情诗。全诗二章,每章五句。此诗音节舒缓而绵延,格调粗犷而不轻薄,体现了古代情歌质朴的本色。
注释 日:比喻女子颜色盛美。
姝:貌美。
履:踏,践。一说同“蹑”,放轻脚步。即:就。一说通“膝”,古人席地而坐,安坐则膝在身前。
闼(tà):内门。一说内室。
发:走去,指蹑步相随。一说脚迹。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兴也。言此女蹑我之迹而相就也。”“(第二章)言蹑我而行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