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国风 · 魏风 · 园有桃 [诗]

作者无名氏 [周](?-?)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正文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我知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译文
  园子里的树上结满了鲜桃,那些甜美的果实可吃个饱。但我内心里充满忧伤情怀,低唱着伤心曲浅呤着歌谣。那些不理解我痛苦的人啊,肯定说我书呆子清高孤傲。这些通达之人说的很对啊,但请你告诉我怎么办为好?我内心里无尽的忧伤情怀,普天下之人你们谁能知道!你们谁能真正理解我心啊,我还是不要空自伤怀的好!

  园子里的小枣树枝繁叶茂,那些鲜美的果实可吃个饱。但我内心里充满忧伤情怀,姑且到广袤田里转悠一遭。那些不理解我痛苦的人啊,肯定说我书呆子是大傻冒。这些通达之人说的很对啊,但请你告诉我怎么办才好?我内心里无尽的忧伤情怀,普天下之人你们谁能知道!你们谁能真正理解我心啊,我还是不要空自伤怀的好!

赏析
  这首诗语言极明白,表现的思想感情也很清楚,然而对诗人“忧”什么,时人为何不能理解他的“忧”,反认为他骄傲、反常?难以找到确切答案。同时他自称“士”,而“士”代表的身份实际并不确定,《诗经》中三十三篇有“士”字,共54个,仅毛传、郑笺就有多种解释,如:“士,事也”,指能治其事者;“士,卿士也”;“士者,男子成名之大号也”;“士者,男子之大号也”;“言士者,有德行之称”;“士,军士也”;“他士,犹他人...(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蒋立甫)

评析
  《国风·魏风·园有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忧国忧民之志士仁人抒怀诗。全诗二章,每章十二句,以桃园起兴,然后转入主题,诉说自己的忧愁,慷慨悲凉,深沉而又痛切。

注释
  「其实之肴」,即「肴其实」。之:犹「是」;肴,喫。
  之:犹「其」。
  歌、谣: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此处皆作动词用。
  士:古代对知识分子或一般官吏的称呼。
  彼人:那人。
  是:对,正确。
  子:你,即作者。
  何其:为什么。其,作语助词。
  盖(hé):通「盍」,何不。
  亦:作语助词。
  棘:指酸枣。
  聊:姑且。
  行国:离开城邑,周游国中。「国」与「野」相对,指城邑。
  罔极:无极,无常,妄想,没有准则。

辑评
  宋·朱熹《诗集传》:兴也。诗人忧其国小而无政,故作是诗。言:园有桃,则其实之肴矣。心有忧,则我歌且谣矣。然不知我之心者,见其歌谣而反以为骄。且曰:彼之所为己是矣!而子之言独何为哉!盖举国之人,莫觉其非,而反以忧之者为骄也。于是忧者重嗟叹之,以为此之可忧。初不难知,其彼之非我,特未之思耳。诚思之,则将不暇我而自忧矣。

  清·陈继揆《诗经臆补》:是篇一气六折。自己心事,全在一「忧」字。唤醒群迷,全在一「思」字。至其所忧之事,所思之故,则俱在笔墨之外,托兴之中。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诗如行文,极纵横排宕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