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小雅 · 小宛 [诗]

作者无名氏 [周](?-?)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正文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榖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榖?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译文
  那个小小斑鸠鸟,展翅高飞在云天。忧伤充满我内心,怀念已故我祖先。直到天明没入睡,又把父母来思念。

  聪明智慧那种人,饮酒也能见沉稳。可是那些糊涂蛋,每饮必醉日日甚。请各自重慎举止,天恩不会再降临。

  田野长满大豆苗,众人一起去采摘。螟蛉如若生幼子,蜾蠃会把它背来。你们有儿我教育,继承祖先好风采。

  看那小小鶺鸰鸟,边翻飞呀边欢鸣。天天在外我奔波,月月在外我远行。起早贪黑不停歇,不辱父母的英名。

  交交啼叫青雀鸟,沿着谷场啄小米。自怜贫病更无依,连遇诉讼真可气。抓把米去占一卦,看我何时能吉利?

  温和恭谨那些人,就像站在高树上。担心害怕真警惕,就像身临深谷旁。心惊胆战太不安,如踩薄冰恐沦丧。

赏析
  《毛诗序》说:“《小宛》,大夫刺幽王也。”郑笺又订正说:“亦当为厉王。”但从诗的内容来看,看不出和幽王或厉王有多大的关系,讽刺的意味也不突出。朱熹的《诗集传》就不同意他们的说法,认为“说者必欲为刺王之言,故其说穿凿破碎,无理尤甚”。他说这是一首“大夫遭时之乱,而兄弟相戒以免祸之诗”。朱熹看出前人解说的破绽而提出新说,这是可贵的。但细玩诗意,他仍没有理清作者与所述内容的关系,而后世的众多解诗者又多是...(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霍旭东)

评析
  《小雅·小宛》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父母离世后劝告兄弟小心避祸的诗歌。全诗六章,每章六句,内容跌宕起伏,情感沉郁恳切,将怀念父母的思想感情却或明或暗地贯穿于全诗中,语言生动,重点突出,组织严密,层次分明。

注释
  宛:小的样子。鸠(jiū):鸟名,似山鹊而小,短尾,俗名斑鸠。
  翰飞:高飞。戾(lì):至。戾天,犹说“摩天”。
  先人:死去的祖先。
  明发:天亮。
  有:同“又”。
  齐圣:极其聪明智慧的人。
  温克:善于克制自己以保持温和、恭敬的仪态。
  昏:愚昧。不知:愚昧无知的人。
  壹醉:每饮必醉。富:盛、甚。
  敬:通“儆”,警戒,戒慎。仪:威仪。
  又:通“佑”,保佑。
  中原:即原中,田野之中。菽(shū):大豆。这里指豆叶。
  螟(míng)蛉(líng):螟蛾的幼虫。
  蜾(guǒ)蠃(luǒ):一种黑色的细腰土蜂,常捕捉螟蛉入巢,以养育其幼虫,古人误以为是代螟蛾哺养幼虫,故称养子为螟蛉义子。负:背。
  尔:你、你们,此指作者的兄弟。
  式:句首语气词。榖(gǔ):善。似:借作“嗣”,继承。
  题(dì):通“睇”,看。脊令:鸟名,通作“鶺(jí)鸰(líng)”,形似小鸡,常在水边捕食昆虫。
  载(zài):则、且。
  斯:乃、则。迈:远行,行役。
  征:远行。
  忝(tiǎn):辱没。所生:指父母。
  交交:鸟鸣声。一说是往来翻飞的样子。桑扈(hù):鸟名,似鸽而小,青色,颈有花纹,俗名青雀。
  率:循、沿着。场:打谷场。
  填:通“瘨(diān)”,病。寡:贫。
  宜:犹“乃”。岸:诉讼。毛传:“岸,讼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与“犴”通,犴,狱也。
  温温:和柔的样子。恭人:谦逊谨慎的人。
  如集于木:像鸟之集于树木,惧怕坠落。
  惴(zhuì)惴:恐惧而警戒的样子。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兴也。此大夫遭时之乱,而兄弟相戒以免祸之诗。故言彼宛然之小鸟,亦翰飞而至于天矣。则我心之忧伤,岂能不念昔之先人哉?是以明发不寐,而有怀乎父母也。此以为相戒之端。”“赋也。此诗之辞,最为明白,而意极恳至。说者必欲为刺王之言,故其说穿凿破碎无理尤甚!今悉改定,读者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