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小雅 · 鼓钟 [诗]

作者无名氏 [周](?-?)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正文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译文
  敲起乐钟声铿锵,淮水奔流浩荡荡,我心忧愁又悲伤。遥想善良的君子,深切怀念永难忘。

  敲起乐钟声和谐,淮水滔滔不停歇,我心忧愁又悲切。遥想善良的君子,德行正直且无邪。

  敲起乐钟擂起鼓,乐声回荡在三洲,我心悲哀又难受。遥想善良的君子,美德传扬垂千秋。

  敲起乐钟声钦钦,又鼓瑟来又弹琴,笙磬谐调又同音。配以雅乐和南乐,籥管合奏音更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聆听音乐、怀念善人君子的诗。前三章写耳闻钟鼓铿锵,面对滔滔流泻的淮水,不禁悲从中来,忧思萦怀,于是想到了“淑人君子”,对他的美德懿行心向往之。卒章描写钟鼓齐鸣、琴瑟和谐的美妙乐境。如果透过字面上的这些意思来探究其深层的含义,则会令人感到无从索解,因而朱熹在《诗集传》中也只能说:“此诗之义未详”,“此诗之义有不可知者”。

  《毛诗序》称此诗“刺幽王也”。毛传云:“幽王用乐,不与德比,会诸侯...(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黄宝华)

评析
  《小雅·鼓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描写聆听音乐、怀念善人君子的诗,诗中记录了钟、鼓、琴、瑟、笙、磬、雅、南、籥等多种乐器共同演奏的场面。全诗四章,每章五句。前三章写耳闻钟鼓铿锵,面对滔滔流泻的淮水,不禁悲从中来,忧思萦怀,于是想到了“淑人君子”,对他的美德懿行心向往之;后一章描写钟鼓齐鸣、琴瑟和谐、笙磬同音、雅南合拍的美妙乐境。此诗场面感较强,很有感染力。

注释
  鼓:敲击。
  将(qiāng)将:同“锵锵”,象声词,形容钟声响亮。
  汤(shāng)汤:大水涌流貌,犹荡荡。
  淑人君子:美德之人。淑:善。
  怀:思念。允:信,确实。一说为语助词。
  喈(jiē)喈:象声词,形容钟声和谐。
  湝(jiē)湝:水流貌,犹“汤汤”。
  回:邪。
  伐:敲击。鼛(gāo):一种大鼓。
  三洲:淮河上的三个小岛。
  妯(chōu):因悲伤而动容、心绪不宁。
  犹:已。王引之《经义述闻》:“其德不犹’,言久而弥笃,无有已时也。”一说假借为“訧”,缺点、毛病。
  钦钦:象声词,犹“将将”。
  磬(qìng):古乐器名,用玉或美石制成,有孔穿绳索悬于架上,敲击发声。
  以:为,作,指演奏、表演。雅:原为乐器名,状如漆筒,两头蒙以羊皮。引申为乐调名,指天子之乐,或周王畿之乐调,即正乐。南:原为乐器名,形似钟。引申为乐调名,或说指南方江汉地区的乐调。
  籥(yuè):乐器名,似排箫。古代羽舞时边吹籥,边持翟羽舞蹈。僭(jiàn):超越本分,此训乱。不僭,犹言按部就班,和谐合拍。

辑评
  宋代王安石:“幽王鼓钟淮水之上,为流连之乐,久而忘反(返),故人忧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者,伤今而思古也。”(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引)

  宋代苏辙:“始言汤汤,水盛也;中言湝湝,水流也;终言三洲,水落而洲见也。今言不若王之荒乱也。”“言幽王之不德,其乐非古欤?乐则是,而人则非也。”(《诗集传》)

  宋代朱熹:“赋也。此诗之义未祥。王氏曰:幽王鼓钟淮水之上,为流转之乐,久而忘反。闻者忧伤,而思古之君子不能忘也。”“此诗之义,有不可知者。今姑释其训诂名物,而略以王氏苏氏之说解之。未敢信其必然也。”(《诗集传》)

  清代方玉润:“玩其词意,极为叹美周乐之盛,不禁有怀在昔淑人君子,德不可忘,而至于忧心且伤也。此非淮徐诗人重观周乐、以志欣慕之作,而谁作哉?”(《诗经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