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悲愤诗二章(其一) [诗]

作者蔡琰 [汉](177年-249年)
蔡琰(公元177年?-公元249年?),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正文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彊。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掌拒。

  马边县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念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歔欷,行路亦鸣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彊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赏析
  蔡文姬,名琰,有学者指蔡琰这个名字,其实晚出于《后汉书》,未必可信。她是汉末大学者、大才子蔡邕的女儿。蔡邕在汉末动乱中,为王允所杀。蔡文姬饱读诗书,也富有才华。董卓被招引入洛阳,滥杀无辜,逼迫幼主迁都到长安,激起天下义师讨伐乱贼。蔡文姬以个人在此动荡中的遭际,以诗写史。相较于曹操、王粲等人所写咏叹这一时期社会祸乱的诗歌作品,蔡文姬的《悲愤诗》显得更加翔实具体,为历史留下真实的场景和画面。譬如“斩截...(上海辞书出版社 -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辞典 - ——红树楼刊本《历朝名媛诗词》)

评析
  《悲愤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自传体骚体诗,东汉文学家蔡琰所作。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这诗开头四十句叙遭祸被虏的原由和被虏入关途中的苦楚。次四十句叙在南匈奴的生活和听到被赎消息悲喜交集以及和“胡子”分别时的惨痛。最后二十八句叙归途和到家后所见所感。

注释
  乱天常:犹言悖天理。天常,天之常道。
  篡弑:言杀君夺位。董卓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以并州牧应袁绍召入都,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次年杀弘农王。
  诸贤良:指被董卓杀害的丁原、周珌、任琼等。
  旧邦:指长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焚烧洛阳,强迫君臣百姓西迁长安。
  兴义师:指起兵讨董卓。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州郡皆起兵讨董,以袁绍为盟主。
  不祥:指董卓。祥,善。
  卓众:指董卓部下李榷、郭汜等所带的军队。初平三年(192年)李、郭等出兵关东,大掠陈留、颍川诸县。蔡琰于此时被掳。
  胡羌:指董卓军中的羌胡。董卓所部本多羌、氐族人(见《后汉书·董卓传》)。李榷军中杂有羌胡(见《后汉纪·献帝纪》)。
  “斩截无孑遗”句:杀得不剩一个。截,斩断;孑,独。
  “尸骸相掌拒”句:尸体众多堆积杂乱。相撑拒,互相支拄。
  西入关:指入函谷关。卓众本从关内东下,大掠后还入关。
  迥:遥远。
  邈冥冥:渺远迷茫貌。
  “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句:说兵士对于被虏者不满意就说:“杀了你这死囚,让你吃刀子,我们不养活你了。”弊降虏,犹言“死囚”;弊,即“毙”,詈骂之词;亭刃,犹言加刃;亭,古通“停”。我曹,犹我辈,兵士自称。
  “毒痛参并下”句:毒恨和痛苦交并。毒,恨;参,兼。
  “彼苍者何辜”句:呼天而问,问这些被难者犯了什么罪。彼苍者,指天。
  边荒:边远之地,指南匈奴,其地在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附近)。蔡琰如何入南匈奴人之手,此诗略而不叙,史传也不曾明载。《后汉书》本传只言其时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是年十一月李榷、郭汜等军为南匈奴左贤王所破,疑蔡琰就在这次战争中由李、郭军转入南匈奴军。
  “人俗少义理”句:隐括自己被蹂躏被侮辱的种种遭遇。少义理,言其地风俗野蛮。
  “邂逅徼时愿”句:平时所觊望的事情意外地实现了。邂逅,不期而遇;徼,侥幸。
  骨肉来迎己:或谓曹操遣使赎蔡琰或许假托其亲属的名义,故云。骨肉,喻至亲,作者苦念故乡,见使者来迎,如见亲人,故云骨肉。。
  天属:天然的亲属,如父母、于女、兄弟、姐妹。
  缀:联系。
  五内:五脏。
  恍惚:精神迷糊。
  生狂痴:发狂。
  遄征:疾行。
  日遐迈:一天一天地走远了。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句:是说到家后才知道家属已死尽,又无中表近亲。中外,犹中表;中,舅父的子女,为内兄弟;外,指姑母的子女,为外兄弟。
  茕茕:孤独貌。
  景:同“影”。
  怛咤:惊痛而发声。
  相宽大:劝她宽心。
  息:呼息。这句是说又勉强活下去。
  何聊赖:言无聊赖,就是无依靠,无乐趣。
  新人:指作者重嫁的丈夫董祀。
  勖:勉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句:自己经过一番流离,成为被人轻视的女人,常常怕被新人抛弃。捐废,弃置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