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彝尊 [清](1629年-1709年)
朱彝(yí)尊,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正文 凝珠吹黍,似早梅乍萼,新桐初乳,莫是珊瑚。零乱敲残石家树,记得南中旧事。金齿屐,小鬟蛮语,向两岸,树底盈盈。素手摘新雨。
延伫,碧云暮。休逗入茜裙,欲寻无处,唱歌归去。先向绿窗饲鹦鹉,惆怅檀郎终远。待寄与,相思犹阻。烛影下,开玉盒,背人偷数。
赏析 红豆,又名相思豆,是豆科乔木红豆树的果实,形如豌豆而略扁,色彩殷红或半红半黑,产于南方,可做饰物,诗词中多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就是这方面的一首代表作。朱彝尊的《暗香·红豆》,则是一首以红豆为对象的咏物词。
作为咏物词,首先自然应当切合对象本身。这种切合既可以通过形象的外观描写,也可以运用传统的有关典故,从多种不同的角度予以表...(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朱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