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彝尊 [清](1629年-1709年)
朱彝(yí)尊,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正文 倩东君着力,系住韶华。穿小径,漾晴沙。正阴云笼日,难寻野马;轻飔染草,细绾秋蛇。燕蹴还低,莺衔忽溜,惹却黄须无数花。纵许悠扬度朱户,终愁人影隔窗纱。
惆怅谢娘池阁,湘帘乍卷,凝斜盼、近拂檐牙。疏篱罥,短垣遮,微风别院,好景谁家。红袖招时,偏随罗扇;玉鞭堕处,又逐香车。休憎轻薄,笑多情似我,春心不定,飞梦天涯。
赏析 游丝是春天蜘蛛所吐的丝,因其飘荡于空中,故有是称。作为一种素材,前代作家也常取以入词,但朱彝尊的这篇作品却后出转精,在描写和表现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东君”,司春之神。起句用比喻手法,明点时令,暗出游丝,且以一“系”字,将二者绾合,意谓游丝是春神借以系住韶华之物,笔致跳脱而又传神。时令既出,以下乃抓住游丝的特征,层层铺写。先写春日的郊野。晴天,游丝随风飘浮,一会儿在小路上穿拂,一会儿在沙地上漾...(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张宏生)
注释 倩(qìng):借助。东君:日神,此指春神。
韶华:春光。宋周邦彦《蝶恋花》词:“韶华已入东君手。”宋葛立方《雨中花》:“拟倩游丝,留住东君。”
野马:指浮动的云气。语出《庄子·逍遥游》。
飔(sī):凉风。
绾(wǎn):缠绕。秋蛇:喻游丝。
蹴(cù):踏。
黄须:指花蕊。雄花蕊色黄,细长如须。
惆怅句:唐温庭筠《更漏子》:“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谢娘:指所钟情的女子。
檐牙:屋檐上翘起像月牙的建筑装饰。
罥(juàn):挂。
垣(yuán):墙。
红袖句:五代韦庄《菩萨蛮》词:“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香车:指女子坐的车。五代张泌:“晚逐香车入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