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雨中花慢 · 岭南作 [词]

作者朱敦儒 [宋](1081年-1159年)
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正文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译文
  回忆当年在洛阳的时候,在广袤的上林苑附近射打猎物,伴着宫殿两旁的楸木树遛马散步。郁郁葱葱的景致非常漂亮,赤县辽阔好似神州一样。美好的时光未曾虚度,好朋友处处相留。无论“雪夜”还是“花朝”,他都能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占尽风头。

  金人入侵,逃亡到南部偏远的地方,勉强学习应玚、刘桢居王侯门下。朝廷之中,有谁敢为国出力,取得封侯功绩。大雁可以随季迁徙,江流可以日夜奔流,唯独自己,欲归而不得。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已日渐老去,再重返故国显然已是难上加难,只好依托梦境,将自己带回那个魂牵梦萦的故国。

赏析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占汴京,宋室南渡。在这场政治剧变中,朱敦儒不得不离开生养之地洛阳,随着逃难的人流萍飘梗泛,辗转来到岭南,在粤西泷州暂住下来。去国离乡的悲痛,疮痍满目的现实,极大地震撼了词人的心灵。他的词风为之一变,再也不能心安理得地吟唱“且插梅花醉洛阳”那样逍遥的诗句了。涌现在他笔下的是一种沉郁苍凉的格调,是一种充满忧患意识的悲歌。这首词就是一个代表,变豪爽为悲凉,堪称稼轩词的先...(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周笃文,王玉麟)

评析
  《雨中花·岭南作》是宋代词人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词。上片描述了昔日洛阳迷人风物和欢乐生活,有力地衬托起后半阕的家国哀思。下片抒发了对寄居的苦恼,对朝廷的责怨。词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了词人于靖康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的疮痍面目而生发的去国离乡的悲痛。

注释
  雨中花,词牌名,双调,九十四字。
  上苑:上林苑,东汉时置,在洛阳城西。
  走马长楸:曹植《名都篇》:“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胡尘卷地:指钦宗靖康元年,金兵攻占汴京,宋室南迁。
  曳裾:提着衣襟,形容谦卑之态。应刘:即汉末依附曹氏的应玚、应应璩兄弟与刘桢。
  应刘:指汉末依附曹氏的应埸、应璩兄弟和刘桢,这一句作者指自己漂泊南荒,寄人篱下的生活。
  螭蟠龙卧:指卧龙。螭,龙类。蟠,伏。这里指诸葛亮似的才志之士。
  东周:洛阳是东周的王城二这里指朱敦儒的故乡。

辑评
  黑龙江大学中文系陶尔夫:“塞雁’两句用雁群北去,蛮江西流这两个带有动态性的客观形象,引发归思。结拍……寓有故宫黍离之悲。所以,这首词并非—般思归之作,而是从统一中原的角度来反思早年的‘征游’,并由此而产:生某种悔悟之情。”(《南末词史》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