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逋 [宋](967年-1028年)
林逋,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著名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正文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译文 青翠的吴山和越山耸立在钱塘江的北岸和南岸,两两相对,隔江呼应,却是不懂恋人分别的愁绪。
离别的人儿双双热泪盈眶,两人相爱却没办法在一起。而钱江潮过后水面已经恢复平静了,是指两个没办法在一起的人的心冷了。
赏析 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士。他独居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种梅养鹤,终身未娶,人称“梅妻鹤子”。其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写出他孤高自许的情怀,最为世所称道。因此,在人们心目中,这位清心寡欲、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和靖先生”,该是与爱情无缘了吧?不然。一阕《长相思》,便道出了他关怀人间情爱的款款心曲,展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另一面。
词以一女子的声口,抒写她因婚姻不幸,与情...(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蔡,毅)
评析 这首词拟一女子与情人诀别的情景,运用《诗经》中回环咏唱即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清新优美的语言,托为一个女子声口,抒写了她因爱情生活受到破坏,被迫与心上人在江边诀别的悲怀。全词上阕起兴,点明送别,下阕写情,寄托离恨,语言直白,蓄意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吴山:泛指钱塘江北岸的群山,古属吴国。
越山:泛指钱塘江南岸的群山,古属越国。
争忍有离情:一作「谁知离别情」。
泪盈:含泪欲滴。
同心结:将罗带系成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象徵定情。
江边:一作「江头」。
潮已平:指江水已涨到与岸相齐。
辑评 彭遹门《金粟词话》:林处士妻梅子鹤可称千古高风。乃其《长相思》惜别词云云,何等风致。闲情一赋,讵必玉瑕珠颣耶。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短词,寓情于景,将送行妇女的离愁别恨融于对山水无情的怨意之中,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