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木兰花慢 · 送归云去雁 [词]

作者张孝祥 [宋](1132年-1170年)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别号於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祕阁、淮南转运判官。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张孝祥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祕书省正字。历任祕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张孝祥善诗文,尤工词,才思足敏,词风清俊爽朗,佳处直逼东坡。史称其「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念奴娇·过洞庭》见其本领。今存《於湖集》四十卷、《於湖词》一卷。《全宋词》辑录其词二百二十三阕。

正文
  送归云去雁,澹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溪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念芬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译文
  白云归雁都已经远去,给我留下的只是这嫩寒时节的满天秋色。解佩分钗,临别互赠信物,鸾鸟铜镜也一人一半。凝情遥望去路,只见远树含烟,织成一片离忧。自己滴不尽的眼泪,只有楼前的溪水与之相伴长流。

  秋深夜浓,寒霜降落,衾被不耐严寒,有谁替我整理衣篝。回到同住的旧馆,想起你还没离开的时候,落花不扫,只是在院子里嬉戏游玩。如今只知心情烦忧时以酒浇愁,却不知这酒百折回肠,不能醉人反而让人多添几分惆怅。整天默默无语,只希望能化为凫鸟飞去与你相聚。

赏析
  大概是由于情韵幽馨绵邈的缘故吧,张孝祥的两首《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及“紫箫吹散后”),历来受到词选家和词评家的注目。南宋黄昇将其选入《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并分别加上“离思”、“别情”的题目。明代杨慎称道第一首说,“清丽之句,如‘佩解湘腰,钗孤楚鬓’,不可胜载。”(《词品》)清代贺裳则推重第二首:“升庵极称张孝祥词,而佳者不载,如‘梦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此则压卷者也。”...(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宛敏灏,邓小军)

评析
  这首词的上阕写既别情境。「归云去雁」两句喩李氏离自己而远归,只把嫩寒时节的满天秋色留给佇立溪楼之上的词人。「正佩解湘腰」三句追思话别时难堪的情景。歇拍二句,写低头所见所感,只有楼前的溪水,伴着自己的清泪长流。下阕用想象造境,换头五句全是预想自己今后的凄凉光景。以预想未来之孤苦,层层翻出过去的美满,更衬出现在的难堪。「情知」以下,则改从对方来进一步描写。设想李氏在苦苦的思念中一定在藉酒浇愁,而且在痴情地盼望他能像仙人王乔那样每次朔望化舄为凫飞去与她相聚。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相映,用典多而贴切,扩大了词的感情容量。

注释
  佩解:分别时解佩相赠。
  钗(chāi)孤:指分钗留别。钗,两股笄并为一起,是首饰的一种。
  鸾(luán)鉴:饰有鸾鸟图案的梳妆镜。
  衾裯(qīn chóu):寝时覆体之具。衾,大被;裯,帐。
  衣篝(gōu):薰衣用的竹薰笼,篝,竹笼。
  争见:怎见。
  殢(tì)酒:病酒、困酒,这里指借酒消愁。殢,困倦。
  竟日:整日。
  双鹜(wù):双飞的野鸭。
  南州:泛指南方州郡。

辑评
  杨升菴《词品·卷四》:写景之妙,如「秋净明霞乍吐,曙凉宿霭初消」。丽情之句,如「佩解湘腰,钗孤楚鬓」。不可胜载。